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如何正确确定民事案件案由?
2024-05-20 07:19:52 责编:小OO
文档


1、民事案件案由一般地是根据当事人主张的民事法律关系的原始性质来确定,但是很多时候有的当事人书写的事实与案件的真实事实并不一直,这就需要我们的脸部分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审查,确保案由的准确,为保证案由的高度概括和简洁明了,民事案件案由的表述方式原则上确定为“法律关系性质”加“纠纷”,如“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

2、确定民事案件案由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首先,在立案和审判过程中,确定民事案件案由,只能适用2011年2月18日起施行的,由最高人民颁布的修改后的《民事案件案由规定》,不得擅自编造案由,如果出现应当规定为新的第三级或第四级案由,可以及时层报最高人民,由最高人民整理、筛选、补充相关的案由。

其次,一审在立案和审判过程中,应当根据诉争的民事法律关系的性质或依据确认之诉、形成之诉的标准,先从新《民事案件案由规定》列出的第四级案由中选择;第四级案由没有规定的,依次类推,则适用第三级案由;再没有,则可以直接适用第二级案由,直至第一级案由。

再者,同一诉讼中,涉及两个以上的法律关系,属于主从关系的,应当以主法律关系来确定案由,但当事人仅以从法律关系起诉的,则以从法律关系来确定案由;不属于主从法律关系的,则按诉争的两个以上民事法律关系确定并列的两个案由。

在当代社会,现在民间借贷纠纷是比较常见的,一般情况下双方当事人约定了还款的期限,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还款就可以了。如果存在着迟延的现象,经过双方当事人协商也可以进行延后,但不能够拒绝还款,否则需要到当中诉讼。

一、居住权纠纷如何立案

(一)立案前的准备工作。

1、立案前要对自己的案子有一个总体的思路,思路的内容包括:

(1)首先确定您的诉求,希望通过诉讼达到什么目的,比如,民间借贷纠纷,诉求就是还款及利息。

(2)选择合适的案由,这点相对比较专业,案由通俗的说就是案件的类型,比如侵权纠纷、民间借贷纠纷等,一般民事纠纷就一个案由,也有一些纠纷有不同的案由,那么意味着选择不同的案由,案件审理的思路也就不同,针对本案的证据取舍也会有所差异。因此选择案由相对较为复杂。

(3)确定被告,一个诉讼要有明确的被告,这点容易理解,向谁主张权利就列谁为被告。有些案件可能涉及多个被告,这时千万要记住将被告列全,宁可多列不要遗漏。

(4)确定管辖。管辖是指您的案件由哪个受理,除了某些案件法律强制规定只能由特定管辖,其它无权管辖外,一般适用原告就被告的原则,即由被告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基层管辖;同时对于不同的案由可能还可以由原告所在地、侵权行为地等管辖。因此在选择时要加以考虑,既要考虑地点远近又要考虑将来便于执行。

2、准备起诉状。根据确定的被告,管辖、案由、诉讼请求以及事实理由书写起诉状,最后由原告签名,起诉状越简单越好。

3、准备证据材料并编制证据目录。证据材料包括已经存在的和可能将来取得的。主要涉及证明原、被告身份、案件管辖、案件事实几个方面的证据材料,对于证据的准备要全面细致。

(二)立案时携带的材料

1、立案一般有原告本人亲自去立案,携带原告本人的身份证原件,起诉状、证据3份,多名被告的,每增加一名增加一份起诉状和证据。注意,如果非原告本人立案,则需原告的委托书。

2、立案窗口接收材料后,缴纳诉讼费,领取案件受理通知书。

至此,您的立案工作结束,可以等待电话通知开庭时间。

目前,民事诉讼立案工作相对并不复杂,只要您按照上面准备材料,一般都会受理。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