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民间借贷中需要明确的事宜是什么?
2024-05-21 02:38:29 责编:小OO
文档


民间借贷需要明确的事项包括:一是合同签约主体,可以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或获得国家批准从事借贷业务的公司;二是借款本金及借款期限,实践中出借人通常会在实际出借资金之前扣除部分/全部利息再发放给借款人,但法律不认可这种做法,应根据实际出借金额计算借款本金。

法律分析

民间借贷中需要明确的事项有:

1.合同签约主体。可以作为出借主体的只有两类主体:第一类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自然人;另一类为国家允许开展借贷业务的公司。实践中有些自然人用自己控制的非金融类公司的名义发放借款是不合法的。

2.借款本金及借款期限。在民间借贷的实践中,出借人往往会在实际出借资金之前将全部/部分利息予以扣除后再发放给借款人,但约定的借款金额却是本金与扣除过利息之和,这其实是不被法律认可的,应按照实际出借金额计算本金。

拓展延伸

民间借贷的法律规定及风险防范措施

民间借贷是指个人之间进行的非银行机构介入的借贷行为。在民间借贷中,需要明确以下事项以遵守法律规定并降低风险。首先,借贷双方应明确借款金额、利率、还款方式等关键条款,以确保双方权益。其次,借贷双方应签订书面合同,明确双方权责,便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此外,借贷双方应了解相关法律法规,遵守借贷利率上限、不得采取暴力催收等规定,以免触犯法律。同时,借贷双方也应关注风险防范措施,如定期还款、担保方式选择等,以减少违约风险。综上所述,明确民间借贷中的法律规定及采取风险防范措施,对于借贷双方都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

明确民间借贷中的法律规定及采取风险防范措施,对于借贷双方都具有重要意义。借贷双方应明确借款金额、利率、还款方式等关键条款,并签订书面合同以确保双方权益。同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如借贷利率上限和不得采取暴力催收等规定,是必要的。此外,关注风险防范措施,如定期还款和担保方式选择,能有效减少违约风险。合法合规的民间借贷有助于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降低借贷风险。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七条规定,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载明的借款金额,一般认定为本金。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的,人民应当将实际出借的金额认定为本金。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