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请求确认不侵权之诉的诉权的构成要件
2024-05-20 05:13:20 责编:小OO
文档


显然,最高的这件批复((2001)民三他字第4号),并不仅有适用该具体案件的意义,它对于确认不侵权之诉确认了规则,并进一步明确了诉权的构成要件。对该批复具体分析,请求确认不侵权之诉的构成要件包括:1.被告发侵权警告,原告不承认自己的行为构成侵权;2.原告的利益已经受到了损害,损害与被告的行为有有因果关系,3.被告不在合理期限内主动甚至回避通过合法途径解决纠纷;4.符合《民事诉讼法》基本的立案条件;我们返回本文开头所举的案例,杭州市中级人民所认定原告的诉权不成立,其理由就是被告未向原告发出侵权警告,而且被告已经主动向主管行政机关请求对原告进行相关处罚,故而原告的诉权不成立。如果按照最高批复的精神,杭州中院的这种认定无疑是正确的。但是考虑到现实生活的复杂性,这种对诉权要件做如此的限定,则不无商讨的余地。该案例中被告是通过请求行政机关做出具体行政行为来保护自己的权利,假如原告认为自己不侵权,势必面临行政诉讼,事实上原告也的确着手进入行政诉讼程序,但因种种原因退出了行政诉讼而转向民事诉讼寻求救济途径。在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未被撤销的情况下,民事裁判并不能对具体行政行为作出表态,原告被裁定驳回起诉似乎是在情理之中。从程序而言似乎,但从实体而言却并没有根本解决问题。在我国行政诉讼已经陷入困局,想方设法为行政机关在法律上解套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当然本案并不明显存在这个问题。但是由本案原告的行为多少可以折射出其惮于行政诉讼的心态。笔者认为,应当在确认不侵权诉讼中排除被告借助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作为解决纠纷的途径,将解决纠纷的途径限定为民事途径和司法途径而排除行政途径。这样减少对诉权的,使得原告在行政机关介入的情况下不影响确认不侵权之诉的诉权。这样可以进行实体上的审理,不因这种所谓的程序问题使问题久拖不决。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