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区分确认之诉与形成之诉
2024-05-20 05:06:20 责编:小OO
文档


确认之诉是指当事人要求确认某种法律关系存在或不存在的诉讼。确认判决是承认这种请求的判决。确认之诉只是确认法律关系,没有其他给付与变更的诉求。

法律分析

确认之诉:是指当事人要求人民确认某种法律关系存在或不存在的诉讼。确认之诉就是要求确认权利关系或法律关系之诉,承认这种请求的判决被称为确认判决。

法律有时使权利人依诉之形式始行使形成权,以判决形成法律关系,谓之形成判决,其诉谓之形成之诉

确认之诉只是确认法律关系,没有其他给付与变更的诉求

拓展延伸

确认与形成之诉:理解诉讼阶段中的关键区别

确认与形成之诉在诉讼阶段中具有重要的区别。确认之诉是指当事人对法律关系的存在、效力或内容进行确认的诉讼,旨在明确法律关系的法律效果。而形成之诉则是指当事人对法律关系的形成进行争议的诉讼,旨在确定法律关系的成立与否。确认之诉注重法律关系的效力,强调对已经形成的法律关系进行确认;而形成之诉则关注法律关系的形成过程,争议的焦点在于法律关系的成立条件是否满足。在实践中,理解和区分这两种诉讼类型对于当事人和法律专业人士来说都至关重要,有助于正确处理相关的法律纠纷,确保法律关系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结语

确认之诉是当事人要求确认法律关系存在或不存在的诉讼,其目的在于明确法律关系的效力。与之相对的是形成之诉,其目的在于争议法律关系的成立与否。在实践中,正确理解和区分这两种诉讼类型对于当事人和法律专业人士至关重要,以确保法律关系的准确性和合法性。确认之诉仅限于确认法律关系,没有其他给付与变更的诉求。因此,在处理相关法律纠纷时,我们应充分认识到确认之诉与形成之诉的重要区别,以确保正当权益的实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二章 管辖 第一节 级别管辖 第二十条 高级人民管辖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第一审民事案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二章 第一审普通程序 第二节 审理前的准备 第一百三十条 人民受理案件后,当事人对管辖权有异议的,应当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人民对当事人提出的异议,应当审查。异议成立的,裁定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异议不成立的,裁定驳回。

当事人未提出管辖异议,并应诉答辩的,视为受诉人民有管辖权,但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规定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二章 管辖 第二节 地域管辖 第二十四条 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管辖。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