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享有法定探望权,另一方应当协助。遇到阻挠的,可以要求判决具体探望时间。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判决。
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男方不让女方给孩子看见怎么办
如果判决书、调解书或离婚协议规定了孩子的探视权,但在实际的履行中,一方或其父母以各种理由拒不让另一方行使探望权,享有探望权的一方可通过所在地的居委会沟通协商,协商未果的话,可以在收集相关证据的前提下,向人民提起侵权之诉。
对拒不执行有关探望子女的判决或者裁定的,人民可对有协助义务的个人和单位采取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
一方拒绝自己探视孩子如何维权
探望权受到侵害后,应向人民提出申请而不是起诉。
第一、人民中止不直接抚养小孩一方的探望权,并不是对当事人实体权利的处分,而是使当事人的探望权暂时受到,待中止事由消除之后,可申请恢复其探望权。
第二、依照法律规定,由直接抚养子女一方向人民提出执行申请。
第三、一方拒绝履行生效判决的,对方当事人有权向人民申请强制执行。
离婚后,男方起诉探视权怎么判
起诉离婚探视权,通常会判定另一方在每个月的单周或双周的某一天行使探视权,也许会有一至两天的探视时刻。假如另一方行使探视权明显影响孩子的生长健康,可另行向申述,由暂时中止另一方的探视权。除此之外,任何人不能掠夺另一方对孩子的探视权。
不让孩子上学判刑多久
属于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少年,依法应到校接受义务教育,不让孩子上学,属侵犯孩子受教育的权利,不属犯罪,没有刑事责任,没有判刑的可能,但可以作出行政处罚。
父母不让孩子上学判刑吗
父母不让孩子上学不构成刑事犯罪,不判刑,而是由当地乡镇或者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给予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根据《义务教育法》第五十规定: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依照本法规定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乡镇或者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给予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 该内容由 梁勤栓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