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合同诈骗数额不够如何处理?
2024-05-21 11:58:11 责编:小OO
文档


一、合同诈骗数额不够如何处理?

1、合同诈骗数额不够,则达不到刑事立案的标准。但机关会作为一般的治安案件进行处理。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2、构成合同诈骗罪可能会受到的处罚:

(1)构成合同诈骗罪的,可以根据下列不同情形在相应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达到数额较大起点的,可以在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3)达到数额巨大起点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可以在三年至四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4)达到数额特别巨大起点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可以在十年至十二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依法应当判处无期徒刑的除外。

二、合同诈骗罪同伙怎么认定?

1、两个以上的单位、个人,利用合同实施诈骗行为,就有可能会被认定为是合同诈骗案件的同案犯。

诈骗罪的同案犯是指共同犯罪人员,两个以上人员共同故意实施诈骗活动,构成犯罪的,实施诈骗活动人员就是同案犯。

2、合同的保证人不一定会被认定为是合同诈骗案件的同案犯。

保证人不知道行为人利用经济合同进行诈骗活动,在不明的情况下,为行为人提供担保,不具有主观上的犯罪故意,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保证人明知行为人利用经济合同进行诈骗活动而为之提供担保,实际上是一种帮助行为,应当承担共犯的罪责。

任何人都不得利用合同实施诈骗行为、或者是利用他人的名义实施诈骗行为。如果名义被冒用者明知行为人利用合同进行诈骗活动而提供业务介绍信、合同专用章、盖有公章的空白合同书的,实际上起到帮助行为人实施合同诈骗行为的作用,一般来说构成共同犯罪,应承担合同诈骗罪的刑事责任。

不管是合同诈骗罪,还是其他的罪名,都只有是满足了既定的标准之后,机关、或者是才会立案处理。对于不满足立案标准的情形,实施了诈骗等违法行为的个人、单位受到的处罚一般是行政处罚,常见的处罚方式是被拘留、被罚款等。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