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残疾证的等级鉴定主要基于智商和适应行为水平进行评估。
具体分级标准如下:
1、一级智力残疾:适应行为极差,面容明显呆滞,终身生活需全部由他人照料。
2、二级智力残疾:适应行为差,生活能力即使经过训练也很难达到自理,仍需要他人照料,运动、语言发育差,与人交往能力也差,需要环境提供广泛的支持。
3、三级智力残疾:适应行为不完全,具有初步的卫生和安全常识,对周围环境辨别能力差,能以简单的方式与人交往,需要环境提供有限的支持。
4、四级智力残疾:适应行为低于一般人的水平,具有相当的实用技能,如能自理生活,能承担一般的家务劳动或工作,能比较恰当地与人交往,需要环境提供间歇的支持。
智力残疾的定义:
智力残疾是指人的智力明显低于一般人的水平,并显示适应行为障碍。
综上所述,智力残疾的鉴定需要由专业的医疗机构或评定机构进行,具体的评定流程和标准可能会因地区和机构而有所差异。因此,如果需要申请智力残疾证,建议先咨询当地的相关机构或专业人士。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十二条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