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事业单位编制的人签订的聘用合同,如果单位不续签,是否需要赔偿?
2024-06-09 08:36:18 责编:小OO
文档


单位终止劳动合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单位需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具体情况包括劳动者解除合同、单位提出解除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单位依法解除合同等。若劳动者在单位维持或提高劳动条件的情况下不续签合同,则不能要求补偿。

法律分析

如果是单位提出不续签或者是单位降低原有劳动条件致使员工不续签的,单位需要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如果是劳动者在单位维持甚至提高原有劳动条件的情况下不续签的,则不可以要求补偿。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七)法律、行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拓展延伸

事业单位聘用合同终止后的赔偿责任及相关规定

事业单位聘用合同终止后的赔偿责任及相关规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一般情况下,如果事业单位不续签聘用合同,可能需要对员工进行相应的赔偿。具体赔偿责任和金额将根据合同条款、劳动法规定、单位规章制度等因素来确定。一般情况下,赔偿可能包括经济补偿、工龄补偿、未休年假的补偿等。然而,具体赔偿责任和金额因各地法律法规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建议受影响的员工在合同终止后及时咨询专业律师或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以了解自己的权益和应享受的赔偿。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单位在提出不续签或降低劳动条件导致员工不续签时,应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然而,如果劳动者在单位维持或提高原有劳动条件情况下选择不续签,则无权要求补偿。具体的赔偿责任和金额将根据合同条款、劳动法规定和单位规章制度等因素确定。建议受影响的员工在合同终止后及时咨询专业律师或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以确保自身权益和应享受的赔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2022修正):第一章 总则 第三条 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途径。

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符合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的职业教育制度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2022修正):第一章 总则 第七条 各级应当将发展职业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促进就业创业和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技术优化升级等整体部署、统筹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2022修正):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促进就业创业,建设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和技能型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根据,制定本法。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