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监视居住什么意思
2024-06-09 13:01:56 责编:小OO
文档


监视居住是指机关、人民和人民责令未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一定期限内不得离开指定的区域,并对其行动加以监视的强制方法。适用监视居住的对象和适用取保候审的对象相同。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一系列的义务,包括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执行监视居住的处所,不得会见他人或通信,及时到案等。违反这些规定且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或拘留。

法律分析

一、监视居住的含义是什么

监视居住是指机关、人民和人民责令未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一定期限内不得离开指定的区域,并对其行动加以监视的强制方法。

适用监视居住的对象和适用取保候审的对象相同。通常多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找不到保证人或者不能交纳保证金的时候适用。由于监视居住的强制力度强于取保候审,根据案件情况和办案需要,也可以直接适用监视居住。

二、被监视居住人的义务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执行监视居住的处所;

(二)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或者通信;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六)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身份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

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款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拓展延伸

监视居住的法律规定及适用范围

监视居住是指法律对特定个体施加监控和,以确保其遵守特定的法律规定。根据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监视居住的法律规定和适用范围会有所不同。在一些国家,监视居住可能适用于被判处刑罚的人,以确保他们遵守相关的法律和规定。监视居住可以包括住所、定期报告、电子监控等措施。监视居住的目的是维护社会安全和保护公众利益,同时也为被监视的个体提供一定程度的监督和重返社会的机会。在执行监视居住时,法律要求必须遵守相关的程序和权益保护措施,以确保合法性和公正性。

结语

监视居住是一种强制措施,用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一定期限内离开指定区域,并对其行动进行监视。被监视居住的人有一系列的义务,包括不得离开居住地、不得会见他人或通信、不得干扰证人作证等。违反规定的严重情节可能会导致逮捕或拘留。监视居住的目的是确保被监视者遵守法律规定,同时也为其提供重返社会的机会。在执行过程中,必须遵守相关程序和保护权益,以确保合法性和公正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六章 宜 居 环 境 第六十二条 各级在制定城乡规划时,应当根据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老年人口分布和老年人的特点,统筹考虑适合老年人的公共基础设施、生活服务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文化体育设施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六章 宜 居 环 境 第六十五条 国家推动老年宜居社区建设,引导、支持老年宜居住宅的开发,推动和扶持老年人家庭无障碍设施的改造,为老年人创造无障碍居住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十六条 赡养人应当妥善安排老年人的住房,不得强迫老年人居住或者迁居条件低劣的房屋。

老年人自有的或者承租的住房,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侵占,不得擅自改变产权关系或者租赁关系。

老年人自有的住房,赡养人有维修的义务。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