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合同到期公司超过多长时间算违法?
2024-06-07 06:38:29 责编:小OO
文档


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期满后,用人单位必须在1个月内完成续签新合同的手续,否则将被视为违法行为。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若超过1个月仍未完成,则视为违法行为。另外,如果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期满后不续签,则应按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给予经济补偿,即每满一年工作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最高为12个月工资。月工资为本人最近一年工资的月平均数,经济补偿金计算的月工资标准应当

法律分析

一、关于劳动合同期满后违法行为的计算标准。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期满后,应在1个月内完成续签新合同的手续。若超过1个月仍未完成,则视为违法行为。劳动者在此情况下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

按《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到期用人单位不续签,应按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给予经济补偿。即每满一年工作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超过6个月不满一年,按一年算;不满半年支付半个月工资。最高为12个月工资。月工资为:本人最近一年工资的月平均数。

经济补偿金究竟是以劳动者实际所得工资计算还是以应发工资为标准进行计算?

经济补偿金计算的月工资标准应当按照劳动者应得的工资而并非以劳动者实际所得工资进行计算。经济补偿金应当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在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其中不满六个月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对于经济补偿金计算的月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当然,月工资是以劳动者应发工资为标准计算的并非以劳动者实际所得月工资为标准进行计算的。其中,月工资包括计件工资或者计时工资。依据在于《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可见,本案中用人单位以劳动者实际所得月工资计算经济补偿金的做法是违反法律规定的,严重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经济补偿如何计算?

经济补偿一般根据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和工资标准来计算具体金额。公式为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工作6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不满6个月的,按半个月工资标准支付。

三、如果用人单位拒绝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劳动者该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用人单位拒绝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劳动者可以通过仲裁、诉讼等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劳动者在工作中发现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用人单位侵害时,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其一,劳动争议发生后,劳动者可首先与用人单位自行协商解决。其二,劳动者有权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举报,要求查处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其三,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不成的,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区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提出申请,请求调解或者仲裁,如果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诉讼。

拓展延伸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劳动合同到期未续签,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具体计算方法如下:劳动合同期满前三十日,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本人,告知其是否续签劳动合同。若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期限内提出续签合同,则视为劳动者不同意续签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无需支付经济补偿。若用人单位提出续签劳动合同,则需与劳动者重新签订劳动合同,并按照法律规定支付经济补偿。因此,用人单位需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需要支付经济补偿。

结语

劳动合同期满后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续签新合同的,将视为违法行为。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每满一年工作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最高为12个月工资。若用人单位拒绝支付经济补偿金,劳动者可以通过仲裁、诉讼等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2012-12-28) 第二十四条 竞业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厂长工作条例(2011-01-08) 第三十七条 实行承包、租赁的企业,厂长的产生、任期、任免、奖惩,企业经营管理中重大问题的决策,都按照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签订的协议或合同执行。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厂长工作条例(2011-01-08) 第二十条 厂长应当注重市场信息,不断开发新产品,降低成本和费用,增强企业的应变、竞争能力。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