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农村五保户的钱是给打到社保卡吗
2024-06-07 13:37:05 责编:小OO
文档


农村五保户是指符合一定条件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享受粮食、住房、医疗、照料和丧葬等供养,其标准不得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补助金额固定,无法增加额外补助,如有困难可向村委会和民政部门求助。

法律分析

五保户是指《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中的五保供养对象,主要指村民中符合一定条件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五保”的意思是指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根据《条例》第六条的规定,五保户包括下列人员:

1、老年、残疾或者未满16周岁的村民;

2、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的村民;

3、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村民。二、根据《条例》第九条的规定,五保户享有下列供养:1、供给粮油、副食品和生活用燃料;2、供给服装、被褥等生活用品和零用钱;3、提供符合基本居住条件的住房;

4、提供疾病治疗,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给予照料;

5、妥善办理丧葬事宜。

6、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未满16周岁或者已满16周岁仍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应当保障他们依法接受义务教育所需费用。三、其他相关规定:1、五保户供养的标准不得低于当地村民的平均生活水平,并根据当地村民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适时调整。2、农村五保供养资金,应当专门用于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生活,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贪污、挪用、截留或者私分。参考资料:2006年1月21日颁布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五保户的补助金额是固定的标准,所以农村五保户赡养老人不会增加标准额外补助,如果经济实在困难可以向村委会和民政部门寻求帮助。

结语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明确了五保户的定义和享受的供养内容,保障了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根据相关规定,五保户的供养标准不得低于当地村民平均生活水平,并且应适时调整。同时,农村五保供养资金必须专门用于五保户的生活,禁止贪污、挪用和私分。对于经济困难的五保户,可以向村委会和民政部门寻求帮助。五保供养制度为农村弱势群体提供了重要的保障,确保了他们的基本生活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2021修正):第四章 奖励与社会保障 第二十四条 国家建立、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社会福利等社会保障制度,促进计划生育。

国家鼓励保险公司举办有利于计划生育的保险项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十三条 对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做出显著成绩的残疾人,对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发展残疾人事业、为残疾人服务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各级和有关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2018修正):第六章 社会保障 第四十七条 残疾人及其所在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加社会保险。

残疾人所在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残疾人家庭,应当鼓励、帮助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

对生活确有困难的残疾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