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现场医疗事故处理程序有哪些?
2024-06-07 09:48:57 责编:小OO
文档


处理程序:

1、发生医疗纠纷,患者和家属向医疗部门或主管部门投诉,提出调查要求。

2、医疗部门或其主管部门收到投诉后,应立即派专家妥善保管原始资料,关闭医疗物品,严禁涂改、伪造、隐藏、销毁。患者死亡时,必须积极提出尸体解剖。

3、组织医疗行政管理部门开展调查,形成调查报告,必要时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个体开业的医护人员.乡村医生发生的医疗纠纷,经批准开业的卫生行政部门组织调查处理。

4、熟悉相关法规和制度。

5、处理医疗纠纷时,如患者及其家属殴打医务人员,扰乱医疗工作秩序,应立即向保安部门和门报告,寻求协助处理。

6、一般医疗纠纷,调查后,医务部(处、科)可与患者协商解决。如果患者或家属不能接受,将调查结果报告给医疗纠纷处理领导小组或医疗机构领导。

7、医疗纠纷处理团队或医疗单位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具体研究,查找问题,吸取教训,制定处理意见。

8、与患者或家属讨论医疗纠纷处理领导小组或医疗单位的处理意见,争取协调解决。如果确实是医疗机构的问题,必要时会给予经济补偿和赔偿。医疗纠纷的发生和处理情况应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9、如纠纷仍未能解决,建议患者或家属进行医疗事故鉴定。患者或患者近亲属对第一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有异议,可在领取第一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原受理医疗事故争议申请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申请,或双方共同委托省、自治区、直辖市医学会组织再次鉴定。10.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和医疗部门根据鉴定结论和相关法规和制度进行相应处理。

11、如患者或家属对一级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的最终鉴定结论仍不服,可向申诉。患者或患者近亲属自知道或者应知道其身体状况受损之日起一年内,可向人民提起诉讼。

12、根据的判决结果进行相应的处理。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第十三条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或者发现医疗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或者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应当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当及时向本医疗机构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报告;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将有关情况如实向本医疗机构的负责人报告,并向患者通报、解释。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