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二审终审制的定义
2024-03-25 20:21:59 责编:小OO
文档


所谓二审终审制,就是无论什么官司,最多经过两级人民的处理便告终结,官司不能再继续打下去。

地方任何一级人民审判一个尚未审判过的案件,这一审判过程就叫做第一审。第一审作出的第一审判或裁定,并不是立即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不允许上诉的裁定除外)。

当事人不服第一审判决、裁定,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提出上诉,请求上级重新审判,纠正第一审人民判决或裁定中的错误。人民对于自己提出公诉的案件,认为第一审人民所作出的判决或裁定有错误,也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提出起诉,要求重审,纠正错误。第一审人民的上一级,根据当事人或公诉机关的上诉或抗诉,对已经审判过的案件重新审理,重新判决,这一审判过程就称为第二审。法律规定第二审的目的,是借助第二审,发现和纠正第一审的错误,仍然会有当事人对第二审判决、裁定不服,但是第二审人民所作出的判决或裁定,是终审的判决和裁定,到此为止,官司的处理就结束了,当事人不能再向上级提出上诉,请求重审。

如果当事人对第二审所作的判决、裁定不服,只能申诉,不能上诉。申诉不影响第二审判决或裁定的法律效力。需要注意的是,一场官司最多经过两级的处理便告终结,并不是说每一个官司都要经过两级的处理才结束。当事人对第一审人民所作的判决、裁定,无论是否满意,在上诉期内未提出上诉,刑事案件中的人民也未提起抗诉,期限界满,判决、裁定就发生法律效力,这样就不再发生第二审的问题。另外,有些案件中当事人在的调解下达成了协议,双方当事人一旦收下了人民的调解书,调解书立即生效,也不会再发生第二审的问题。

一、二审失败后还能上诉不

我国是两审终审制,二审判决作出就生效了。不能继续上诉,认为判决确有错误,可以申请审判监督程序,也就是再审。两审终审制是指一个案件经过两级人民审判即告终结的制度,对于第二审人民作出的终审判决、裁定,当事人等不得再提出上诉,人民不得按照上诉审程序抗诉。综上,二审后有重大事实错误或者审判错误的,可以再审,而不是再次上诉。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