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产假的最长休假期限是多少天?
2024-03-22 08:05:40 责编:小OO
文档


产假规定及工资发放标准:女职工生育享受158天产假,难产增加15天,多胞胎增加15天/婴儿。流产未满4个月15天产假,满4个月42天。津贴按生育保险支付,医疗费用参保支付,未参保由单位支付。哺乳期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每天1小时哺乳时间,多胞胎每多1个婴儿增加1小时。

法律分析

产假最多可休158天,产假规定具体如下:

1、女职工生育享受158天产假;

2、难产增加产假15天;

3、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4、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

5、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产假工资发放标准具体如下:

1、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2、女职工生育或者流产的医疗费用,按照生育保险规定的项目和标准,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

3、对哺乳未满1周岁婴儿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

4、用人单位应当在每天的劳动时间内为哺乳期女职工安排1小时哺乳时间;女职工生育多胞胎的,每多哺乳1个婴儿每天增加1小时哺乳时间。

拓展延伸

产假休假期限有何规定?

根据劳动法和相关规定,对于产假休假期限有一定的规定。在中国,女性员工在怀孕期间享有产假,一般为98天,即14周。然而,对于特殊情况,如多胞胎分娩或高风险妊娠,产假期限可以适当延长。此外,不同地区和单位可能会有一些差异,如某些地方或公司可能会给予更长的产假期限。因此,具体的产假休假期限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当地来确定。建议您咨询所在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或者查阅相关法律法规以获取准确的信息。

结语

根据劳动法和相关规定,对于产假休假期限有一定的规定。在中国,女性员工在怀孕期间享有产假,一般为98天,即14周。然而,对于特殊情况,如多胞胎分娩或高风险妊娠,产假期限可以适当延长。具体的产假休假期限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当地来确定。建议您咨询所在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或者查阅相关法律法规以获取准确的信息。

法律依据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

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应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可增加产假15天。

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女职工生育或者流产的医疗费用,按照生育保险规定的项目和标准,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

第九条

对哺乳未满1周岁婴儿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

用人单位应当在每天的劳动时间内为哺乳期女职工安排1小时哺乳时间;女职工生育多胞胎的,每多哺乳1个婴儿每天增加1小时哺乳时间。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