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撰写购销合同质量标准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4-06-24 01:47:59 责编:小OO
文档


弃权是指保险人有意识地放弃一项已知的权利。构成弃权需要满足两个要件:一是保险人要有抛弃权利的意思表示,二是保险人抛弃权利时应知晓权利的存在。弃权有两种形式:明示弃权和默示弃权。明示弃权是指保险人通过法律或习惯所认可的方式明确表示弃权;默示弃权是指从保险人接受欠缴保费等行为推出保险人弃权。弃权的法律后果一般是丧失了合同解除权或者对投保人请求的抗辩权。

法律分析

律师解析:

弃权是指保险人有意识地放弃一项已知的权利。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弃”即放弃,可以推出两种意思:一是这种放弃是主动的,是保险人有意识的;二是保险人事前拥有这项权利,并且知晓自己的放弃的权利。因此,其构成要件有以下两点:一、保险人要有抛弃权利的意思表示;二、保险人抛弃权利时应知晓权利的存在。若无抛弃的意思表示,则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无法证明保险人的弃权;若无对抛弃权利的明确的知晓,则混淆于后文的失权。弃权有两种形式,明示弃权和默示弃权。明示弃权是指保险人通过法律或习惯所认可的方式明确表示弃权;默示弃权是指从保险人接受欠缴保费等行为推出保险人弃权。在实务中,默示弃权的情况较多。而弃权的法律后果一般是丧失了合同解除权或者对投保人请求的抗辩权。如我国保险法第16条第三款规定:“前款规定的合同解除权,自保险人知道有解除事由之日起,超过三十日不行使而消灭”,这就是以默示的方法放弃了合同解除权。

结语

弃权是保险人放弃一项已知权利的行为,构成要件包括有抛弃权利的意思表示和对抛弃权利的明确知晓。弃权有两种形式,明示弃权和默示弃权。明示弃权是指保险人通过法律或习惯认可的方式明确表示弃权,而默示弃权则是从保险人接受欠缴保费等行为中推出保险人弃权。弃权的法律后果通常是丧失合同解除权或对投保人请求的抗辩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六十七条设立保险公司应当经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批准。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审查保险公司的设立申请时,应当考虑保险业的发展和公平竞争的需要。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