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流程包括申请提交、仲裁受理、开庭审理、仲裁调解和仲裁裁决,其中双方应按要求提交申请书,仲裁委员会应及时受理并通知被申请人,庭审前应通知双方,调解达成协议则制作调解书,未达成则及时裁决,裁决期限一般为45天。
法律分析
申请仲裁流程:
1、提交申请:当事人申请仲裁时,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申请人数提交副本;
2、仲裁受理: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受理的决定。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五日内将申诉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说明理由;
3、开庭审理:仲裁庭应当在开庭前五日书面通知双方开庭日期和地点。无正当理由拒不出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按照撤诉自理,对被申请人作出缺席裁决;
4、仲裁调解:仲裁庭应先调解劳动争议,并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鼓励双方自愿达成协议。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根据协议内容制作调解书,自送达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调解未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及时裁决;
5、仲裁裁决: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45日内结束。案件复杂需要延期的,经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延长期限不得超过15天。
拓展延伸
仲裁申请的步骤与要求
仲裁申请的步骤与要求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申请人需要准备相关的申请文件,包括仲裁申请书、证据材料等。其次,申请人需要选择合适的仲裁机构,并按照其规定的程序提交申请。在提交申请之前,申请人还需支付相应的仲裁费用。然后,仲裁机构会对申请进行受理,并通知被申请方。接下来,仲裁机构将组织仲裁庭,并根据双方的陈述和证据进行仲裁程序,最终作出裁决。在整个申请过程中,申请人需要遵守仲裁机构的规定和要求,并积极配合仲裁程序的进行。仲裁申请的步骤与要求可能会因不同的仲裁机构而有所差异,因此申请人在具体操作时应仔细阅读相关规定并遵循。
结语
仲裁申请的流程清晰明了,确保了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权益。申请人需提交书面申请并按要求提供副本,仲裁委员会应及时受理并通知被申请人。在开庭前,仲裁庭将书面通知双方,并进行调解,鼓励双方自愿达成协议。若调解成功,仲裁庭制作调解书;若调解失败,仲裁庭将及时作出裁决。整个仲裁过程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确保公正高效。申请人应遵守仲裁机构的规定和要求,积极配合程序进行。请注意,不同仲裁机构可能有所不同,具体操作时需仔细阅读相关规定并遵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九十七条调解达成协议,人民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应当写明诉讼请求、案件的事实和调解结果。
调解书由审判人员、员署名,加盖人民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
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