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拒不履行行政复议决定怎么办
2024-06-24 16:14:30 责编:小OO
文档


我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对属于人民受案范围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先向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提起诉讼。

对于该法条的理解应当是,属于行政案件受案范围的当事人可以自由选择是通过行政复议解决争议,还是通过行政诉讼解决争议。选择行政复议方式后,如果不服复议机关作出的复议决定,可以就该行政复议决定向人民起诉;如果选择直接起诉的,则不再涉及复议问题。

该条并未直接规定认可行政复议决定的,是否还能起诉原行政机关。行政相对人虽然获得了行政救济,但是这种行政救济不应当影响其获得司法救济。毕竟这两种救济方式在执行力方面天差地别。

另外,从效果上看,直接起诉行政机关不履行复议决定也要优于先向复议机关申请责令限期履行。

我国《行政复议法》第三十二条第二款规定,被申请人不履行或者无正当理由拖延履行行政复议决定的,行政复议机关或者有关上级行政机关应当责令限期履行。该条规定明确了行政机关不履行复议决定时,申请人的救济途径。

然而,理想虽然丰满,现实却很骨感。申请人往往陷入复议决定撤销、确认原行政行为违法,却得不到任何实际效果的怪圈。因为,纵观《行政复议法》、《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都并没有对责令应当在何种期限内作出、责任承担等问题有明确规定。

与之相反,《行政诉讼法》第九十六条规定,行政机关拒绝履行判决、裁定、调解书的,第一审人民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对应当归还的罚款或者应当给付的款额,通知银行从该行政机关的账户内划拨;

(二)在规定期限内不履行的,从期满之日起,对该行政机关负责人按日处五十元至一百元的罚款;

(三)将行政机关拒绝履行的情况予以公告;

(四)向监察机关或者该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提出司法建议。接受司法建议的机关,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并将处理情况告知人民;

(五)拒不履行判决、裁定、调解书,社会影响恶劣的,可以对该行政机关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予以拘留;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从该规定看,司法救济的强制力明显强于行政救济。并且,直接起诉也可以大大的降低时间成本。

综上,结合具体情况,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考虑直接起诉行政机关不履行复议决定。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