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污罪的定义及共同贪污犯罪的认定和特点。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共同贪污犯罪是指两人以上共同实施的贪污行为,要求行为人之间具有共同贪污的故意,并造成了总和犯罪结果。认定共同贪污犯罪时需注意行为人中必须包括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行为所侵害的对象是公共财物或非国有单位的财物。共同贪污犯罪属于贪污情节较重的范畴。
法律分析
一、什么是贪污罪
根据刑法的规定,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根据刑法第91条规定,公共财产包括国有财产、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用于扶贫和其他公益事业的社会捐助和专项基金的财产以及在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集体企业和人民团体管理、使用和运输中的私人财产,与国家合资合作的公司、企业的财产中即包括国有财产、集体财产、个人财产以及外国公司的财产。
二、共同贪污犯罪如何认定
所谓共同贪污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实施的贪污犯罪行为。它有以下特点:一是贪污行为人必须是两个人(含二人)以上,二是行为人共同实施了非法占有公共(国有)财物或非国有单位财物的行为;三是行为人之间具有共同贪污的故意;四是各共同贪污犯罪人在共同故意支配下,彼此联系,互为条件;五是共同贪污行为造成了总和犯罪结果。即贪污总额是每个共犯共同故意造成的统一结果
认定共同贪污犯罪时,除掌握其特点外,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1)贪污共犯中,必须包括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就贪污共犯的组成而言,包括以下情形:一是国家工作人员之间组成的贪污共犯;二是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之间组成的贪污共犯,三是上述两种人员之间组成的贪污共犯;四是与上述一、二类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人员;五是受国有单位委派的非国有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之间组成的贪污罪共犯;六是受国有单位委派的非国有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与该非国有单位中人员组成的贪污共犯。
(2)共同贪污犯罪行为所侵害的对象,是公共财物或非国有单位的财物。
(3)共同贪污属于贪污情节较重范畴。
结语
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共同贪污犯罪是指两人以上共同实施的贪污行为,具有共同故意和共同支配的特点。在认定共同贪污犯罪时,需注意包括国家工作人员在内的相关人员,侵害的对象是公共财物或非国有单位的财物。共同贪污属于贪污情节较重的范畴。通过对贪污罪和共同贪污犯罪的解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法律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第二章反洗钱监督管理第九条有关金融监督管理机构参与制定所监督管理的金融机构反洗钱规章,对所监督管理的金融机构提出按照规定建立健全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履行法律和规定的有关反洗钱的其他职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分则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第三节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第一百六十三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两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五条、第三百八十六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六章法律责任第四十六条价格工作人员泄露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以及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索贿受贿,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