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了劳动者在试用期的解除劳动合同需提前三天,而转正后的劳动者则需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同时,劳动合同解除不一定有补偿,具体包括协商一致解除、劳动者主动辞职、劳动者被迫解除劳动合同、因员工的过失、无过失辞退、经济性裁员、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申请劳动仲裁等情形。劳动者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但需要注意仲裁时效和申请仲裁的情形。
法律分析
一、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提前多少天?
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的解除劳动合同需提前三天,而转正后的劳动者则需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二、劳动合同解除有补偿吗
劳动合同解除不一定有补偿,具体如下:
1.协商一致解除,用人单位需按照劳动者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
2.劳动者主动辞职。此时用人单位不用支付经济补偿金。
3.劳动者被迫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如因用人单位未足额支付工资等。
4.因员工的过失,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不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5.无过失辞退,用人单位提前30日通知,或额外支付1个月的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如:员工非因工受伤或生病后,医疗期满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另外安排的工作。
6.经济性裁员,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7.若用人单位违法单方解除劳动合同,需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金额为2倍的经济补偿金。
三、解除劳动合同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吗
解除劳动合同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只要属于劳动仲裁的范围,就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但要注意,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如果已经就离职补偿达成一致,且明确表示放弃其他权利,双方再无其他争议的,虽然可以申请仲裁,但仲裁会面临败诉的结果。
此外,法律还规定,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一年的仲裁时效期间的;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拓展延伸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且劳动者不违反《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的规定,则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给予经济补偿。因此,劳动合同解除是有一定补偿的。但是,如果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或第四十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可以不给予经济补偿而直接解除劳动合同。另外,《劳动合同法》中也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例如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情形。因此,在具体操作中,用人单位需要根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来进行判断和处理。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劳动者可以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而在试用期内则需提前三日通知。如果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则可以获得经济补偿金;若劳动者主动辞职,则用人单位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若劳动者被迫解除劳动合同,则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同时,用人单位不得违法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否则需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如果劳动者对解除劳动合同不服,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但需要注意仲裁时效期间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三十六条 【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九条 【不出具解除、终止书面证明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未向劳动者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