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假药销售罪和诈骗罪的区别
2024-06-18 04:36:33 责编:小OO
文档


刑法对假药生产销售和非法集资的刑罚做出了明确规定,对于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为,将处以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对于造成人体健康特别严重危害或致人死亡的行为,将处以长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对于非法集资行为,根据数额大小和情节严重程度,将处以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

法律分析

《刑法》第141条规定,生产、销售假药,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致人死亡或者对人体健康

造成特别严重危害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

者死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

没收财产。《刑法》第192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等等。

拓展延伸

假药销售罪与诈骗罪的法律界限:探讨两者的差异与适用条件

假药销售罪和诈骗罪在法律界限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假药销售罪是指故意制造、销售或者以其他方式流通假冒药品的行为,侵害了公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而诈骗罪是指通过欺骗、隐瞒事实或者其他手段,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他人产生错误认识,从而使他人受到财产损失的行为。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犯罪手段和目的不同。假药销售罪的目的是非法牟利并危害公众健康,而诈骗罪的目的是以非法手段获取财物。在适用条件上,假药销售罪需要证明销售的是假冒药品且存在危害,而诈骗罪需要证明存在欺骗行为和财产损失。因此,虽然两者都涉及欺诈行为,但其法律界限和适用条件有所不同。

结语

《刑法》第141条和第192条明确规定了假药销售罪和诈骗罪的法律界限和适用条件。假药销售罪涉及生产、销售假药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行为,依法将受到严厉的刑罚和罚金处罚。而诈骗罪则是以非法手段获取财物的行为,其刑罚和罚金程度与欺骗手段和财产损失有关。作为律师编辑,我们应当深入理解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为维护公众健康和社会秩序提供专业的法律支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一节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 第一百四十一条 生产、销售假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药品使用单位的人员明知是假药而提供给他人使用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七节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第三百五十二条 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未经灭活的罂粟等毒品原植物种子或者幼苗,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七节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第三百五十五条 依法从事生产、运输、管理、使用国家管制的品、精神药品的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向吸食、注射毒品的人提供国家规定管制的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品、精神药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向走私、贩卖毒品的犯罪分子或者以牟利为目的,向吸食、注射毒品的人提供国家规定管制的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品、精神药品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四十七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