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离婚时,财产分割原则为婚前财产归个人,婚姻期间财产归共同所有,可协商分割;如无法达成一致,会均等分割或照顾生活困难一方。夫妻共同财产包括工资、经营收益、知识产权等;个人财产包括婚前财产、人身损害赔偿等。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法律分析
一、办离婚是怎么分割财产的
1、婚前一方所得的财产,除非夫妻间另外有约定的,属于一方的个人财产,另一方无权分割;婚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获得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可由当事人协商分割。若无法协商达成一致,原则上会均等分割,但若一方生活困难等情况,可以会照顾生活困难一方,予以多分夫妻共同财产。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二、界定“夫妻共同财产”都有哪些
1、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1)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2)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3)知识产权的收益;
(4)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5)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条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一)一方的婚前财产;
(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
(三)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
(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拓展延伸
离婚财产分割的法律原则和实际操作
离婚财产分割涉及法律原则和实际操作。根据法律原则,财产分割应基于公平、合理和公正的原则。会考虑夫妻双方的贡献、婚姻期间的财产增值、家庭生活标准等因素来确定分割比例。实际操作中,双方可以通过协商达成分割协议,包括确定财产总额、财产评估、分割比例等。如果协商不成,可以申请介入,将依法审理案件并作出裁决。在实际操作中,双方应提供充分的财产证据,如财产清单、资产评估报告等,以支持自己的主张。此外,律师的专业指导和协助也是确保离婚财产分割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最终,根据法律原则和实际情况,离婚财产分割将以公平合理的方式完成。
结语
离婚财产分割涉及法律原则和实际操作。根据法律原则,财产分割应基于公平、合理和公正的原则。会考虑夫妻双方的贡献、婚姻期间的财产增值、家庭生活标准等因素来确定分割比例。实际操作中,双方可以通过协商达成分割协议,包括确定财产总额、财产评估、分割比例等。律师的专业指导和协助也是确保离婚财产分割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最终,根据法律原则和实际情况,离婚财产分割将以公平合理的方式完成。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离婚 第一千零九十二条 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四百六十五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法人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六十七条 法人合并的,其权利和义务由合并后的法人享有和承担。
法人分立的,其权利和义务由分立后的法人享有连带债权,承担连带债务,但是债权人和债务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