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农村不办不动产登记的后果
2024-06-17 20:01:33 责编:小OO
文档


农村不办不动产登记的后果如下:

1、无法进行房屋买卖、赠与、置换、继承、出租、抵押贷款等法律行为;

2、房屋拆迁时无法获得补偿;

3、土地使用权期限届满无法申请续期;

4、房屋所有权可能不受法律保护,存在被强制拆除或拍卖的风险;

5、房产所有权不明确,可能因开发商或前业主的债务问题导致房产被拍卖。

不动产登记的法律意义:

1、权属确认:不动产登记是确认不动产权属的法律手段,通过登记可以明确不动产的所有权或使用权归属;

2、交易安全:登记制度为不动产交易提供了安全保障,买卖双方可以通过查询登记簿了解不动产的权利状况;

3、抵押担保:不动产可以作为贷款的抵押物,登记后的不动产权利才能作为有效的担保物权;

4、继承与赠与:不动产作为遗产或赠与时,登记手续的完成有助于权利的顺利转移;

5、纠纷解决:在产生权属争议时,不动产登记簿是判断权属归属的重要依据。

综上所述,农村不办理不动产登记将导致无法进行房屋的正常交易和法律行为,无法获得拆迁补偿,土地使用权续期困难,房屋所有权缺乏法律保护,存在被拆除或拍卖的风险,以及房产所有权不明确可能受到前业主债务问题的影响。

【法律依据】:

《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

第二十条

不动产登记机构应当自受理登记申请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办结不动产登记手续,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二十一条

登记事项自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时完成登记。不动产登记机构完成登记,应当依法向申请人核发不动产权属证书或者登记证明。

第三十一条

伪造、变造不动产权属证书、不动产登记证明,或者买卖、使用伪造、变造的不动产权属证书、不动产登记证明的,由不动产登记机构或者机关依法予以收缴;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第二十一条

申请共有不动产登记的,不动产登记机构向全体共有人合并发放一本不动产权属证书;共有人申请分别持证的,可以为共有人分别发放不动产权属证书。共有不动产权属证书应当注明共有情况,并列明全体共有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第六十条

国家实行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登记发证制度。

第六十一条

以出让或者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土地管理部门申请登记,经县级以上地方土地管理部门核实,由同级颁发土地使用权证书。在依法取得的房地产开发用地上建成房屋的,应当凭土地使用权证书向县级以上地方房产管理部门申请登记,由县级以上地方房产管理部门核实并颁发房屋所有权证书。房地产转让或者变更时,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房产管理部门申请房产变更登记,并凭变更后的房屋所有权证书向同级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经同级土地管理部门核实,由同级更换或者更改土地使用权证书。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办理。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