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提起公诉以后多久开庭
2024-06-17 20:26:15 责编:小OO
文档


按照《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九条的规定,人民对于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人民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一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

一、刑事案件诉讼流程

按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一般刑事案件大致要经过3个阶段,即侦查阶段(机关)、审查起诉阶段(人民)和审判阶段(人民)。

1、侦查阶段: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可以刑事拘留。对于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24小时以内进行讯问。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人民应当自接到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批准延长一个月。

2、审查起诉阶段:人民审查案件,应当讯问犯罪嫌疑人,听取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委托的人的意见。对案件审查完毕,有三种结果:

①如果确定案件材料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那么检察机关就可以把案件移送,由判刑。

②如果认为犯罪嫌疑人行为不构成犯罪,则由作出不起诉决定。

③如果认为案件证据尚不够充分,确凿,那么可以将案件退回到门重新进行侦查。

3、审判阶段:人民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对于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并且附有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者照片的,应当决定开庭审判。人民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一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有刑事诉讼法第163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一个月。法庭审理后,人民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分别作出以下判决:

①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有罪判决;

②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无罪的,应当作出无罪判决。

二、延期审理

1、当事人和辩护人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申请重新鉴定或者勘验的,审判人员根据具体情况,认为可能影响案件事实认定的,应当同意该申请,并宣布延期审理;

2、根据《刑诉法》第16人民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后,人民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3、在审判过程中如果出现不能抗拒的原因,致使案件无法继续审理的,可以裁定中止审理(审判期限停止计算);

4、在没有延期审理、中止审理的情形下,刑事公诉一审期限为1个半月,经高级批准最长为2个半月;

5、一旦出现延期审理、中止审理的情形,审判期限就要中止计算或者重新计算;

6、诉讼案件经批准,可延长两个月,有刑事诉讼法第126条规定情形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批准或者决定,可再延长一个月;

7、最高人民受理的刑事上诉、刑事抗诉案件经最高人民决定,可延长一个月,审判实践中,由于的案件过多,所以延期审理的情况屡见不鲜。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