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转诊与转院报销比例比较
2024-06-18 09:10:55 责编:小OO
文档


转诊和异地就医的报销比例存在差异。转诊后异地就医仍可享受原地报销比例,而无转诊的异地就医报销比例较低。异地转诊医保按参保地标准报销,城镇职工医保报销相对高,城乡居民医保报销相对低。转诊后医疗费用报销比例比统筹地区低5%。异地就医需办理转诊手续,住院起付线、报销比例等需自行垫付。转诊证明可按正常报销比例结算,否则报销比例较低。社保和卫生部门应建立异地就医费用结算制度,方便参保人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法律分析

报销比例不一样。县外医疗,新农合转诊窗口在为患者办理纸质转诊手续的过程中,同时进行网上电子转诊,这种情况报销比例是一样的,另外急诊、重症精神病,不需办理纸质转诊,可通过电话直接实施电子转诊,其报销比例不会降低。非急诊和重症精神病,不先办理纸质转诊手续,直接去外地住院,住院后通过电话实施网上电子转诊,这种情况称非正常转诊,报销比例下调20%。

异地就医和转诊转院报销区别

转诊和异地就医的转诊报销的多。如果当地医保报销75%,那么转诊后异地就医,报销还是75%,还很有可能就是直接结算,而没有转诊的异地就只能报销50%最多,而且还是先自行垫付,再凭票报销,异地转诊属于有社保身份就医,100%报销,而没有转诊的异地就医属于无社保身份就医,那么就只能报销60%了。

异地转诊医保是按照参保地的报销标准进行报销的,如果使参加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那么报销比例会相对高一些。若是参加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比例相对较低。

转诊后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要比在医保统筹地区报销比例低5%,具体还需结合具体的医保来看,在外地住院可以报销,但是提前必须到卫生局去办转诊手续。异地就医要拿着农合卡到当地一家县级医院开转诊单然后在农合部门盖章,然后再住院起付线是2000元报销比例是65%需要自己垫钱。

在统筹地区以外的医院住院起付标准为1000元,普通住院支付比例为70%,办理了转外就医手续和在统筹地区外的急诊住院支付比例为75%。

异地就医可以简单定义为参保人在其参保统筹地区以外发生的就医行为。在社会医疗保险范畴内,“异地”一般是指参保人参保的统筹地区以外的其他国内地区,“就医”则是参保人的就医行为。

转诊报销比例

转诊报销比例如下:只要在就诊医院开了转诊证明,就可以凭转诊证明按照正常的医疗保险报销比例进行报销。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药品经营单位可以直接结算。单没有转诊证明的报销比例要比正常报销比例低。参保人员医疗费用中应当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部分,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药品经营单位直接结算。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结算制度,方便参保人员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结语

转诊和异地就医报销比例有所不同。对于转诊,只要持有转诊证明,可以按照正常医保报销比例进行报销。而对于异地就医,报销比例会根据参保地的医保有所差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报销比例相对较高,而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报销比例相对较低。另外,转诊后的医疗费用报销比例也会比在医保统筹地区报销比例低5%。在异地就医时,需要办理转诊手续并在农合部门盖章,同时需要自行垫付一部分费用。对于非急诊和重症精神病的非正常转诊,报销比例会下调20%。异地就医和转诊转院的报销比例差异主要取决于参保地的医保和具体情况。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全文》第二十三条职工应当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