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伤害罪可根据特定条件适用缓刑,包括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和取得谅解。然而,对于严重情况如死亡或严重残疾的伤害、非法目的的伤害行为以及其他不宜适用缓刑的情形,一般不适用缓刑。故意伤害罪的预备阶段包括制造机会、创造条件等行为,但必须实施非法的伤害行为才构成犯罪。轻微伤属于民事纠纷,而人员轻伤以上则属于刑事纠纷,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故意伤害罪是最常见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之一。
法律分析
一、故意伤害可不可以缓刑
故意伤害罪符合缓刑条件的可以缓刑。
缓刑适用条件:
1、犯故意伤害罪,法定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被告人积极赔偿被害人及其近亲属经济损失的,可以适用缓刑。
2、犯故意伤害罪,法定刑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但宣告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以适用缓刑:
(1)因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民间矛盾激化引发的;
(2)被害人有明显过错或者对矛盾激化负有直接责任的;
(3)被告人积极赔偿被害人及其近亲属的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的;
(4)其他可以适用缓刑的情形。
3、犯故意伤害罪,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般不宜适用缓刑:
(1)没有赔偿且未取得被害人谅解的;
(2)造成被害人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
(3)为了不正当竞争或者泄愤报复等非法目的,买凶、雇凶伤害他人身体的;
(4)多人携带管制刀具在公共场所公然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
(5)其他不宜适用缓刑的情形。
二、故意伤害罪的预备阶段怎么界定
针对故意伤害罪的预备阶段常见的情形包括:
为实行伤害犯罪而制造机会或者创造条件,如进行调查、排除障碍、前往犯罪现场、诱骗被害人到犯罪地点、跟踪或者守候被害人、引诱共同犯罪人、商议或者拟定犯罪计划等。
突出特点是为实行伤害犯罪而制造机会或者创造条件。
构成故意伤害罪,某人必须实施了伤害行为,所谓伤害是指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通常表现为破坏人体组织的完整,如断手指、挖眼睛等和破坏人体器官的正常机能,如使人失去听觉、视觉、神经机能失常等。但这些伤害行为必须是非法的,如果是因正当防卫等合法行为而伤害他人身体的,不构成故意伤害罪。
故意伤害如果造成轻微伤的,一般属于民事纠纷,但如果造成了人员轻伤以上,则属于刑事纠纷,需要追究相关刑事责任。故意伤害是指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故意伤害严重的构成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罪是侵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常见的一种犯罪
结语
故意伤害罪符合缓刑条件的可以缓刑。缓刑适用条件包括:犯故意伤害罪,法定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被告人积极赔偿被害人及其近亲属经济损失的;犯故意伤害罪,法定刑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但宣告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具有特定情形之一的。然而,故意伤害罪具有严重后果或恶劣情节的一般不宜适用缓刑。预备阶段常见情形包括为实行伤害犯罪而制造机会或创造条件。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需造成人员轻伤以上才构成刑事纠纷。故意伤害罪是侵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常见的一种犯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分则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分则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第二百三十五条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分则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第一节扰乱公共秩序罪第二百九十三条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