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假药销售罪的法律规定及其刑罚
2024-06-19 01:28:08 责编:小OO
文档


销售假药罪的刑期根据实际情况,大约在几个月左右。生产、销售劣药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判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立案标准包括造成人员伤亡或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生产、销售的假药含有超标有毒物质、不含有效成分、标注不准确等情形,应当立案。刑事案件经历时间较长,需要调查、审查起诉后提交量刑。

法律分析

一、法律规定销售假药罪多久判刑?

法律规定销售假药罪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不同的判断,大概是在几个月左右。《刑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生产、销售劣药罪定义、量刑】

第一百四十二条生产、销售劣药,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条所称劣药,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属于劣药的药品。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按劣药论处:

1、未标明有效期或者更改有效期的;

2、不注明或者更改生产批号的;

3、超过有效期的;

4、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未经批准的;

5、擅自添加着色剂、防腐剂、香料、矫味剂及辅料的;

6、其他不符合药品标准规定的。

二、生产、销售劣药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根据最高人民关于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十规定:生产(包括配制)、销售劣药,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造成人员轻伤、重伤或者死亡的;

(二)其他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情形。

本条规定的“劣药”,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药品成份的含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药品和按劣药论处的药品。

生产、销售的假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案:

(一)含有超标准的有毒有害物质的;

(二)不含所标明的有效成份,可能贻误诊治的;

(三)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可能造成贻误诊治的;

(四)缺乏所标明的急救必需的有效成份的。

根据最高人民关于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16条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

(二)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十五万元以上的;

(三)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将已销售金额乘以三倍后,与尚未销售的伪劣产品货值金额合计十五万元以上的。

在当代的社会,任何的一个刑事类型的案件所经历的时间都是比较长的,主要还是因为前期是需要对此进行一定的调查,并且后期检察机关也会作出一定的审查起诉,如果确定确实存在一些犯罪行为的话,才能够提交给来进行一定的量刑。

结语

销售假药罪的刑期根据实际情况而定,通常在几个月左右。根据《刑法》第142条,生产、销售劣药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立案追诉标准根据最高人民的规定,包括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含有超标准有毒有害物质、不含有效成分、标明适应症或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等情形。在刑事案件中,调查和审查起诉阶段需要一定时间,确保有充分的证据支持后才能提交进行量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一)包庇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以及为犯罪分子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或者犯罪所得财物的;

(二)在机关查处毒品违法犯罪活动时为违法犯罪行为人通风报信的;

(三)阻碍依法进行毒品检查的;

(四)隐藏、转移、变卖或者损毁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依法扣押、查封、冻结的涉及毒品违法犯罪活动的财物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七节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第三百五十二条 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未经灭活的罂粟等毒品原植物种子或者幼苗,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三章 毒品管制 第二十 对依法查获的毒品,吸食、注射毒品的用具,毒品违法犯罪的非法所得及其收益,以及直接用于实施毒品违法犯罪行为的本人所有的工具、设备、资金,应当收缴,依照规定处理。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