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温补贴不免税,应计入个人工资所得并按照超额累进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三、六条的规定,个人所得税适用不同的税率,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需扣除费用和其他扣除项。
法律分析
夏季高温补贴并不属于免税的范围。单位发给个人的高温补贴应当计入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并按照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来缴纳个人所得税。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九)偶然所得。
第三条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第六条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拓展延伸
私企(工厂)夏季高温补贴调整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私企(工厂)在夏季是否可以不发放高温补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高温环境对员工的健康和工作效率产生重要影响,因此高温补贴的调整必然引起各方关注。
调整高温补贴可能会对私企(工厂)产生多方面的影响。首先,员工可能会感到不满,因为他们期望在高温环境下得到相应的补贴。这可能导致员工士气下降,工作积极性减弱,甚至引发劳动纠纷。其次,调整可能会影响私企(工厂)的形象和声誉,可能会被视为对员工权益的不尊重,从而影响企业形象和员工招聘。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私企(工厂)需要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首先,企业应该加强与员工的沟通,充分解释调整的原因和目的,让员工理解和支持。其次,企业可以考虑提供其他形式的福利,如提供免费饮料、通风设备、减轻工作负荷等,以缓解员工在高温环境下的不适。此外,企业还可以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对高温工作的适应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总之,私企(工厂)夏季高温补贴调整可能会带来一系列影响,但通过与员工的沟通和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企业可以有效缓解问题,维护员工满意度和企业形象。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和第三条的规定,夏季高温补贴应计入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并按照超额累进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私企(工厂)调整高温补贴可能会引起员工不满和企业形象受损等问题,但通过加强沟通、提供其他福利和加强安全培训等措施,企业可以缓解问题,维护员工满意度和企业形象。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三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的规定,拒不协助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事故进行调查核实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8修正):第六章 法 律 责 任 第六十九条 建设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按照规定的权限责令停建、关闭:
(一)未按照规定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
(二)医疗机构可能产生放射性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未按照规定提交放射性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或者放射性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未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开工建设的;
(三)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未按照规定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
(四)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或者医疗机构放射性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的防护设施设计未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查同意擅自施工的;
(五)未按照规定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的;
(六)建设项目竣工投入生产和使用前,职业病防护设施未按照规定验收合格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8修正):第二章 前 期 预 防 第十六条 国家建立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
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害因素的,应当及时、如实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申报危害项目,接受监督。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由卫生行政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的具体办法由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