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一房二卖的犯罪数额如何认定
2024-06-19 02:13:41 责编:小OO
文档


售房诈骗罪的犯罪数额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受害者的证据、犯罪嫌疑人涉及的财产数目和转移隐匿财产的行为、受害者的经济损失程度以及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对受害者造成的心理创伤程度等。根据《刑法》第224条,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合同签订、履行过程中,骗取对方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如果卖方就同一套房屋签订了多份销售合同,买受人先办理房屋过户登记手续,取得房屋产权证的,应当认定该房屋已发生产权变动,而其

法律分析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确定售房诈骗罪的犯罪数额需要考虑多种因素。首先,需要收集受害者提供的证据,包括受害者的陈述、报警记录、医疗记录以及财产损失清单等。其次,需要考虑犯罪嫌疑人所涉及的财产数目以及其转移、隐匿财产的行为。此外,还需要考虑受害者的经济损失程度以及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对受害者造成的心理创伤程度。最后,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确定售房诈骗罪的犯罪数额。诈骗罪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等手段,骗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根据《刑法》第224条,合同诈骗罪的刑事责任有明确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合同签订、履行过程中,骗取对方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第二次和第二次销售一套房屋的法律后果和纠纷处理原则是什么?卖方就同一套房屋签订了多份销售合同。在买卖合同有效的情况下,买受人先办理房屋过户登记手续,取得房屋产权证的,应当认定该房屋已发生产权变动,而其他买家只能向卖家张某申请有权要求债权。

不动产产权登记制度是不动产产权的公示方式,即当产权发生变化时,必须通过一定的公示方式向社会披露变化的事实,使第三方了解产权的变化,避免损害保护交易安全。基于此,不动产物权变动应当依法登记,方能发生法律效力;未经登记,不具有法律效力;但当事人之间的不动产转让合同自合同成立时生效,未经登记的,不具有法律效力影响合同的有效性。

拓展延伸

不动产产权登记制度与一房二卖是两个不同但相关的法律概念。不动产产权登记制度是指不动产登记机构依照法定程序登记不动产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等权利,并发放产权证书的制度。一房二卖则是指一个房屋在出售时,卖方将其权属转移给买方,并在产权登记机构办理登记,使得买方可以享有该房屋的所有权。

这两个概念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风险。首先,不动产产权登记制度存在一定的时间,可能导致房屋权属纠纷。例如,如果卖方在转移房屋权属时未按时办理登记手续,买方在后续维权时可能难以提供必要的证据。其次,一房二卖可能导致房屋多次出售,从而影响房屋的稳定性和价值。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在不动产登记制度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加强不动产登记管理,完善登记程序,提高登记效率,以减少权属纠纷的发生。同时,对于一房二卖的情况,我国也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等,规定房屋买卖合同必须签订,且房屋权属转移时必须办理登记手续,以保证房屋的稳定性和价值。

总的来说,不动产产权登记制度与一房二卖是两个不同但相关的法律概念,应加强管理,完善法律法规,以维护房屋的稳定性和价值。

结语

在确定售房诈骗罪的犯罪数额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受害者的证据、犯罪嫌疑人涉及的财产数目及转移行为、受害者的经济损失程度以及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对受害者造成的心理创伤程度等。根据《刑法》第224条,合同诈骗罪的刑事责任有明确规定,而卖方就同一套房屋签订了多份销售合同时,应根据合同成立的时间先后顺序认定卖方的债权,买受人只能向卖家主张债权。因此,在处理买卖合同纠纷时,应依法登记不动产产权,以保障交易安全。

法律依据

刑法 第一百九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的;

(二)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的;

(三)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的;

(四)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者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的;

(五)以其他方法诈骗贷款的。

刑法 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最高人民、最高人民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1-03-01) 第二条 诈骗公私财物达到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数额标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酌情从严惩处:

(一)通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或者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的;

(二)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款物的;

(三)以赈灾募捐名义实施诈骗的;

(四)诈骗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

(五)造成被害人自杀、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诈骗数额接近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并具有前款规定的情形之一或者属于诈骗集团首要分子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