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编外可以直接转编制吗
2024-06-19 02:06:42 责编:小OO
文档


编外不可以直接转编制。
编外人员转为编制人员,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具体情况需要根据省份和单位的相关规定来确定。一般来说,如果编外人员达到一定的工龄和绩效,在单位内有较好的工作表现,并且通过公开招聘考试等方式,可以拿到编制岗位的录用资格,那么就可以考虑将编外人员转为编制人员。
编外人员转为编制人员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工作年限:编外人员需要在所在单位工作满一定年限,通常要求3年以上。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有充足的工作经验和表现;
2、绩效考核:编外人员需要在所在单位进行绩效考核,取得较好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证明自己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表现;
3、处理户口关系:编外人员需要向所在单位提交户口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并完成户口迁移手续;
4、工作要求:编外人员需要在所在单位完成一定工作标准,达到国家职务干部法规相关规定岗位职务设置的条件;
5、继续深造:部分单位对编外人员转为编制人员具有较高的学历、专业成绩的要求,需要继续深造和提升学历等。
综上所述,不同地区和单位对编外人员转为编制人员的条件和程序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情况需要根据当地的相关和规定来确定。一般来说,编外人员需要向单位申请转为编制人员,并经过相关审批程序,最终由有关部门颁发聘用合同和任职证书。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二条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全面准确贯彻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国家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分级分类管理。
第三条
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全国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负责本辖区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工作。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所属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
第四条
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人事管理制度。事业单位制定或者修改人事管理制度,应当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听取工作人员意见。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