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补贴需满足条件:35℃以上室外露天作业或工作场所温度不能降至33℃以下。《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规定,从事高温作业的劳动者享受岗位津贴,用人单位应发放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高温津贴标准由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制定,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适时调整。
法律分析
1、高温补贴需要满足下列条件才能领取:
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下从事室外露天作业;或者用人单位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的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
2、法律依据《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
第十七条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的,依法享受岗位津贴。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高温津贴标准由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适时调整。
拓展延伸
高温补贴如何申请和核实?
高温补贴的申请和核实程序相对简单。首先,申请者需要准备相关材料,如身份证明、工作单位证明、居住证明等。然后,前往当地社会保障局或相关部门填写申请表格,并提交所需材料。申请表格中会详细列出申请人需要满足的条件,如工作单位在高温工作环境下工作、工作时间达到一定标准等。提交后,相关部门会进行核实,可能会要求补充材料或进行面试。一旦核实通过,申请人将获得高温补贴。为确保公正性,相关部门可能会进行定期核查,以确认申请人是否符合继续领取补贴的条件。申请人应保留好相关材料和申请记录,以备日后需要核实。
结语
高温补贴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一项重要措施,只有在满足一定条件下才能享受。申请和核实程序相对简单,但需要提供相关材料和证明,确保公正性和合法性。劳动者应当认真了解自己的权利,及时申请高温补贴,以保障自身权益。相关部门也应当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确保高温补贴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法律依据
《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
第十七条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的,依法享受岗位津贴。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高温津贴标准由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适时调整。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六十三条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用工单位应当按照同工同酬原则,对被派遣劳动者与本单位同类岗位的劳动者实行相同的劳动报酬分配办法。用工单位无同类岗位劳动者的,参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