赡养老人的最新法律规定要求成年子女履行赡养义务,缺乏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权要求成年子女支付赡养费。对于不履行赡养义务的子女,老年人有权要求支付赡养费,并可通过调解或提起诉讼解决争议。虐待遗弃父母的子女将面临刑事责任。赡养人应履行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法律分析
严重的要。对于不赡养老人的,要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首先,《民法典》(2021.1.1生效)第一千零六十七条第二款: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老年益保障法》也规定:赡养人不得以放弃继承权或者其他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
对于不履行赡养义务的,老年人(指年满60周岁的人)有要求赡养人付给赡养费的权利。老年人与家庭成员因赡养发生纠纷的,可以要求有关部门,如子女所在单位或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提起诉讼。查明情况后,要强制子女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根据当地的生活标准,判决子女给付一定的赡养费用;也可以根据老年人追索赡养费的申请,在判决作出前,依法裁定子女先行给付一定的赡养费用,以解决老年人的生活急需。
其次,对于虐待遗弃父母的子女,还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虐待,指子女对父母经常以打骂、冻饿、自由、污辱人格等方法,从肉体上、精神上进行摧残。遗弃父母,指子女有赡养义务而拒绝赡养的情节严重的行为。虐待父母,情节恶劣的,依照《刑法》第260条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使被害人重伤的,处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对遗弃老人,情节恶劣的,构成遗弃罪,按照《刑法》第261条的规定,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老年益保障法》第14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赡养老人的最新法律规定
根据我国《民法典》(2021.1.1生效)规定
第一千零六十七条【父母的抚养义务和子女的赡养义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结语
赡养老人是每个人应尽的法定义务,根据我国最新的法律规定,《民法典》明确规定了父母的抚养义务和子女的赡养义务。对于不履行赡养义务的成年子女,缺乏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权要求其支付赡养费。此外,《老年益保障法》也明确规定了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生活和精神上的义务。对于不履行赡养义务的行为,法律将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和刑事责任。因此,我们应当认真履行赡养老人的义务,为老年人的生活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关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五条 禁止对老年人实施家庭暴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八章 法 律 责 任 第七十六条 干涉老年人婚姻自由,对老年人负有赡养义务、扶养义务而拒绝赡养、扶养,虐待老年人或者对老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的,由有关单位给予批评教育;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四条 赡养人、扶养人不履行赡养、扶养义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老年人组织或者赡养人、扶养人所在单位应当督促其履行。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