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讨债及借款诉讼时效
债权人可通过协商或法律途径追讨债务,包括向申请支付令或提起诉讼。申请支付令需满足条件,如无其他债务纠纷且能送达债务人。借款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自权利受损之日起计算。超过二十年的不予保护,但可根据特殊情况延长。
法律分析
一、有人欠钱不还应该如何讨债
1、债务人不按时还款,债权人的救济途径有:
(1)与对方进行协商:对方欠钱不还,可以先找对方进行协商,告诉自己所处困境,需要该笔金钱来解决问题,看下对方是否有还款的意愿;
(2)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债权人可以携带自己的身份证以及债务证明,比如欠条、借款合同之类证据,到债务人居住地所在申请支付令;
(3)但前提是债权人需要知道债务人的居住地址,以保证债务人能收到的支付令。如果债务人所欠债务金额巨大,或者债务人收到支付令后仍拒不还债的,债权人可以向提起诉讼,申请强制执行。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二十一条债权人请求债务人给付金钱、有价证券,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向有管辖权的基层人民申请支付令:
(一)债权人与债务人没有其他债务纠纷的;
(二)支付令能够送达债务人的。
申请书应当写明请求给付金钱或者有价证券的数量和所根据的事实、证据。
二、借款诉讼时效是多久
向人民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结语
针对债务纠纷的讨债问题,债权人可以采取多种救济途径。首先,可以与债务人进行协商,了解对方是否有还款意愿。其次,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向债务人所在地申请支付令,前提是要知道债务人的居住地址。如果债务人拒不履行还款义务,债权人可以向提起诉讼,申请强制执行。相关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一条。此外,借款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但特殊情况下,人民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七条民间借贷纠纷的基本案件事实必须以刑事案件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该刑事案件尚未审结的,人民应当裁定中止诉讼。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出借人向人民提起民间借贷诉讼时,应当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
当事人持有的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没有载明债权人,持有债权凭证的当事人提起民间借贷诉讼的,人民应予受理。被告对原告的债权人资格提出有事实依据的抗辩,人民经审查认为原告不具有债权人资格的,裁定驳回起诉。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载明的借款金额,一般认定为本金。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的,人民应当将实际出借的金额认定为本金。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