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累犯经济犯罪能否得到缓刑?
2024-06-26 03:42:00 责编:小OO
文档


累犯不能适用缓刑,因为《刑法》第七十四条明确规定:“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这是为了强调累犯从重处罚的性质,因为累犯是经过了刑事处罚后不思悔改再次犯罪,具有较大的人身危险性,如果对累犯适用缓刑,就违背了刑罚的目的。

法律分析

不能。《刑法》第七十四条明确规定:“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该规定实际上是从另一个角度强调了累犯从重处罚的性质,因为缓刑的运用是以罪犯有悔罪表现,不致再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为条件的,而累犯是经过了刑事处罚后不思悔改再次犯罪,具有较大的人身危险性,如果对累犯适用缓刑,就违背了刑罚的目的。所以累犯不能适用缓刑。

拓展延伸

累犯经济犯罪的法律和刑罚执行的探讨

累犯经济犯罪的法律和刑罚执行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在目前的法律框架下,对于累犯经济犯罪的处理主要考虑到犯罪的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累犯经济犯罪的嫌疑人或被告人在量刑时可能面临更严厉的处罚,因为其犯罪行为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重复性。

然而,是否给予累犯经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缓刑,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一方面,缓刑可以为犯罪者提供改正错误、重新融入社会的机会,有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另一方面,考虑到经济犯罪对社会经济秩序的破坏性,一些人认为对于累犯经济犯罪应该采取更加严厉的刑罚,以起到威慑作用。

因此,对于累犯经济犯罪能否得到缓刑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犯罪的具体情况、个人的悔罪表现、社会的公众等因素。同时,也需要法律制度的完善和司法实践的不断探索,以确保刑罚的公正和有效执行,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结语

综上所述,根据《刑法》第七十四条的明确规定,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这一规定强调了累犯从重处罚的性质,因为累犯经过刑事处罚后不思悔改再次犯罪,具有较大的人身危险性。适用缓刑违背了刑罚的目的。对于累犯经济犯罪的缓刑问题,需要综合考虑犯罪的具体情况、个人的悔罪表现、社会的公众等因素,同时也需要法律制度的完善和司法实践的不断探索,以确保刑罚的公正和有效执行,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法律依据

高人民、最高人民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四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具有本解释第二条第三项至第七项规定的情形之一,数额达到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百分之八十的,可以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高人民、最高人民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五条 敲诈勒索数额较大,行为人认罪、悔罪,退赃、退赔,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犯罪情节轻微,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由有关部门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一)具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的;

(二)没有参与分赃或者获赃较少且不是主犯的;

(三)被害人谅解的;

(四)其他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

高人民、最高人民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九条 本解释公布施行后,《最高人民关于敲诈勒索罪数额认定标准问题的规定》(法释〔2000〕11号)同时废止;此前发布的司法解释与本解释不一致的,以本解释为准。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