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社保缴费合同到期后,是否需要签订新的合同?
2024-06-26 04:05:20 责编:小OO
文档


合同到期继续交社保需续签合同,否则需赔偿员工两倍薪资。单位不签合同导致支付双倍工资、无法约定试用期、难以稳定员工和技术人员、保护商业秘密和进行竞业。补偿计算按年限和工资基数,不再限定年限。合同到期不续签意味着终止劳动关系,需停缴保险和公积金。继续缴纳社保表示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必须尽快续签劳动合同,否则将受到法律惩罚。

法律分析

一、合同到期了继续交社保需要续签合同吗?

合同到期了继续交社保的情况是需要续签合同的。继续缴纳社保这就意味着员工与单位之间还存在着事实劳动关系,合同到期如果决定续签的也是必须要在一个月之内完成续签工作,否则员工同样可以要求赔偿每月两倍的薪资作为补偿,单位必须严格执行。

二、单位不与员工签合同的后果

1、支付双倍工资。《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2、无法约定劳动者的试用期。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对新招员工就难以约定试用期,直接招用,不仅需要增加试用期期间的支出,而且容易带来用人风险。

3、难以稳定员工和技术人员。如果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职工可以说走就走,无需提前一个月打离职报告,法律不追究其责任。技术人员也同样。如果用人单位与技术人员不签订劳动合同,不仅可以说走就走,无许承担培训费用。

4、难以保护商业秘密。每个企业或多或少有商业秘密,不签劳动合同,无法通过劳动合同增加条款,很难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

5、难以进行竞业。企业要对劳动者进行竞业,主要针对高技能人才,不签订劳动合同,无法通过劳动合同作出竞业,采用其他办法很难收效。

三、补偿的计算方式

1、年限计算标准: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2、不再限定补偿年限(12年)

3、工资计算基数: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这里的工资是指劳动者的应得工资,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合同到期不续签就意味着双方不存在劳动关系了,同样的保险和公积金的账户也是应当进行停缴的。但是如果继续为员工缴纳社保,意味着员工还是单位的一员,因此还是存在着事实劳动关系的,所以需要尽快完成劳动合同的续签工作,否则将按照劳动法中的惩罚执行。

结语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合同到期后继续交社保需要续签合同。续签合同是维持员工与单位之间事实劳动关系的必要条件。单位若不与员工签订合同,将面临支付双倍工资、无法约定试用期、难以稳定员工和技术人员、保护商业秘密和进行竞业等后果。补偿计算方式根据工作年限和工资计算基数进行。因此,为确保合法权益,双方应尽快完成劳动合同的续签工作,遵守法律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一章总则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有权查询缴费记录、个益记录,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咨询等相关服务。

个人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有权监督本单位为其缴费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章基本养老保险第十条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章基本养老保险第十二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

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