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自动续费可以只开一个月吗
2024-06-26 01:29:01 责编:小OO
文档


可以只用一个月,只需在开通过后再取消包月服务即可。需确定购买会员时付款的平台,通常在微信或支付宝中进行操作,进入软件的设置界面,找到自动扣费服务选项,选择关闭该服务即可。
2020年10月2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了《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16条明确提到了“自动续费”:网络交易经营者采取自动展期、自动续费等涉及消费者非主动立约的方式提供服务的,应当以显著方式提醒消费者注意。消费者自主选择有关方式的,网络交易经营者应当在全部服务期间内,为消费者提供显著、免费、简便的随时取消或者变更有关方式的选项,并在展期、续费等日期前5日以显著方式提醒消费者注意。
教你最快的方法!查一查有没有被“自动续费”
要在优惠到期前手动关闭续费服务,不要因为忘记取消而被扣费。
ios用户可通过点击“设置”—“姓名”—“订阅”—“取消订阅”。
微信用户可通过“我”—“支付”—“”—“扣费服务”—“关闭服务”。
支付宝用户可通过“我的”—“设置”—“支付设置”—“免密支付/自动扣款”—“关闭服务”等进行操作。
自动续费功能应该在扣费前通过微信、短信、机器人电话等方式提醒用户,让用户自主选择是否需要关闭此功能,而不是默认续费;
如今,买会员追热剧是很多人的日常,可令人不痛快的是,视频网站的套路太多。继会员也不能“免广告”后,大家又发现目前各网站会员包月服务套餐中大多暗藏自动续费的陷阱,导致不少人稀里糊涂被月复一月扣钱。
所谓自动续费,就是用户的会员资格到期后,平台自动从其账户扣款续订相关服务。作为一种商业协议,若消费者知情同意,无可厚非,但从现实来看,问题恰出在这。商家耍各种“小把戏”,常搞得用户“不知情”“被同意”。有的将“自动续费”设为默认勾选,还特意把字体缩小,藏到不显眼的角落里;有的宣称自动续费有优惠,结果扣着扣着价钱就翻了倍;有的故意把取消程序搞得异常繁琐,让人无法解绑。种种行径,无信无良,涉嫌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
视频网站大推自动续费,给出的理由是避免用户因忘记续费享受不到相应服务,但实际上,它们恐怕恰是希望用户忘记付钱这回事,没有“痛感”地消费。即便用户后知后觉发现有猫儿腻,十块二十块的损失也让人懒得较劲。仔细想想,以技术优势、复杂程序“割韭菜”,已是一些互联网企业的套路。面对质疑,它们或是搬出晦涩的避责条款,或是祭出一纸不痛不痒的致歉信。虽然气愤,但在网络平台构筑的壁垒面前,被侵犯者根本不掌握主动权。这也让一些人的手伸得越来越长,到了难看的地步了。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耍无赖糊弄人亦非长久之计。一些网络平台之所以热衷自动续费,除了赚钱考虑,还因为获客成本太高。目前,中国网民数量已逾9亿,网络视频等领域的市场基本被几大巨头瓜分完毕。这一背景下,获取新用户、保持日活量都非易事,视频网站为将用户“拴”在自家平台费尽心机,而留住一时就要“榨取”一时。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其实,留客的手段有很多,忽悠用户最不费力,但终会透支信任、作茧自缚。君不见,传统浏览器信息垃圾太多,用户不堪其扰,一些“干净”版浏览器正在趁势而起。这其实是一个信号:今天的中国互联网野蛮生长、躺着赚钱的阶段已经过去,未来要靠提升服务品质、优化消费体验“留客”。而从视频网站近年会员量的大增就能看出,网友们乐于为优质的作品和服务埋单。一些网络平台与其躺在舒适区里琢磨上不得台面的小招数,不如来场自我,大大方方赚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第二十四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