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能否认定为有偿租赁
2024-06-26 01:30:29 责编:小OO
文档


在本案中涉及到的是共同诉讼中的一人承认对方当事人主张的事实(即自认),对其他共同诉讼人是否产生拘束力的问题。最高人民《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CC}干规定》)对此未作出规定。正确地处理该问题,首先要认清自认的性质,即自认是一种证据形式还是一种诉讼行为。

所谓自认,是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对他方主张的不利于自己的事实不予辩驳而加以承认,肯定其真实性的一种行为。自认是一种意思表示,即当事人将自己的心理活动的内容表现于外部的一种诉讼行为。在这里,要注意自认与“当事人陈-诉”的区别。根据我国《民事诉讼:}))的规定,“当事人陈-诉”是一种证据形式。《民事诉讼法》第75条第1款规定:“人民对当事人的陈述,应当结合本案的其他证据,审查确定能否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由此可见,当事人陈-诉作为诉讼证据,必须经过逻辑推理后方能认定,仅有当事人陈-诉尚不足以发生免除陈-诉人继续举证责任的法律效果。而依照《若干规动,自认一经作出,即可发生免除对方当事人举证责任的后果,可依据自认确定案件事实,而无须进行推理认定。同时,在一定的情形下,当事人可以撤回自认,撤回的条件包括自认系受胁迫或者因重大误解而作出。因此,自认是一种可撤销的法律行为。

综合比较自认与证据,两者的差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两者根本特征不同。证据最根本的特征是其具有客观性;而自认是由当事人作出的,具有很强的主观性。

(二)两者发生作用的原因不同。证据基于其本身与案件的关联性来帮助法官认定案件事实;而自认的效力来源于诉讼规则,法官可以根据自认直接推定案件事实,不需要再进行逻辑推理。

(三)两者在诉讼中的作用不同。证据的作用是证实案件事实,表现其证明力;而自认可以免除对方当事人的举证自认,表现其卸除作用。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52条规定:“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二人以上,其诉讼标的是共同的,或者诉讼标的是同一种类、人民认为可以合并审理并经当事人同意的,为共同诉讼。共同诉讼的一方当事人对诉讼标的有共同权利义务的,其中一人的诉讼行为经其他共同诉讼人承认,对其他共同诉讼人发生效力;对诉讼标的没有共同权利义务的,其中一人的诉讼行为对其他共同诉讼人不发生效力。”既然自认是一种诉讼行为,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在普通共同诉讼(共同诉讼的一方当事人对诉讼标的没有共同权利义务的)中,共同诉讼人中一人的自认对其他共同诉讼人没有法律效力;在必要共同诉讼(共同诉讼的一方当事人对诉讼标的有共同权利义务的)中,共同诉讼人中一人的自认行为必须经过其他共同诉讼人的认可,才对其他共同诉讼人发生法律效力。在本案中,成*虽然承认了有租金存在的事实,但任*廷作为共同诉讼人对此未予认可。成*的自认对任*廷没有拘束力。作为原告方,两人所在单位仍然要举证证明有租金约定的事实。如果其对自己主张的事实不能提供足够的证据,就要承担不利的诉讼后果。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