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抢劫和抢夺的区别及本质
2024-06-25 07:56:50 责编:小OO
文档


抢劫罪与抢夺罪的区别在于:1)侵犯的客体不同,抢夺罪侵犯的是公私财产所有权;2)犯罪行为不同,抢夺罪不采用暴力或胁迫手段,而抢劫罪则使用暴力或胁迫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3)抢夺行为是直接夺取财物的动机,而不是对人身体的暴力。在判断是否属于抢劫罪还是抢夺罪时,需要考虑强力行为的作用对象、伤害是否故意为之,以及是否有计划使用暴力手段。抢夺罪通常涉及数额较大的财物,而抢劫罪可能涉及使用凶器。

法律分析

抢劫罪与抢夺罪的区别如下:

1、侵犯的客体不同。抢夺罪侵犯的客体是简单客体,即公私财产所有权。

2、犯罪客观方面的表现不同。抢夺罪是不采用暴力、胁迫等强制方法而公然夺取财物,而抢劫罪则是行为人采取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务或者直接将财物抢走。也即抢夺罪的实行行为是单一行为,抢劫罪的实行行为是复合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应当注意区分行为人在抢夺财物的过程中造成被害人伤害的情况。例如,行为人趁人不备夺取他人的项链而造成被害人颈部动脉血管受伤,或者夺取他人手中财物而只是被害人跌倒摔伤。在这种情况下是认定为抢劫罪还是认定为抢夺罪,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把握:

(1)要看强力行为的作用对象和使用目的。

(2)要看伤害是否是犯罪分子故意为之。

(3)如果行为人行为前本来并没有计划适用暴力手段夺取财物,此时应当直接按照抢劫罪定罪处罚。因此,此时行为人的犯意已经发生了转化,其行为完全符合抢劫罪的构成要件。

3、抢夺行为是直接夺取财物的动机,即直接对财物实施暴力而不直接对人的身体行使暴力;实施抢夺行为的,被害人可以当场发觉但来不及抗拒,而不是被暴力制服不能抗拒,也不是受胁迫不敢抗拒。这是抢夺罪与抢劫罪的关键区别。即使行为人夺取财物的行为使被害人跌倒摔伤或者死亡,也不成立抢劫罪;对伤害与死亡结果另成立其他犯罪的,视情况从一重论处或者与抢夺罪实行数罪并罚。但是,如果行为人携带凶器抢夺的,则应以抢劫罪论处。夺取的对象必须是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如果抢夺财物的数额不大,就不以犯罪论处;如果故意抢夺支、弹药、爆炸物,则不成立抢夺罪,而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结语

抢夺罪与抢劫罪的区别在于:侵犯的客体不同,抢夺罪侵犯的是公私财产所有权;犯罪行为表现不同,抢夺罪是不采用暴力、胁迫等强制方法而公然夺取财物,而抢劫罪则是采取暴力、胁迫或其他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或直接抢走。此外,抢夺罪是单一行为,而抢劫罪是复合行为。在判断是否为抢劫罪还是抢夺罪时,需要考虑强力行为的作用对象和使用目的,以及伤害是否是犯罪分子故意造成的等因素。抢夺行为是直接夺取财物的动机,被害人可以当场发觉但来不及抗拒。夺取的对象必须是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分则第五章侵犯财产罪第二百六十九条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