妨害公务罪的处理及认定:妨碍执行公务,符合定罪标准即构成妨害公务罪。根据刑法,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机关、机关依法执行职务,即构成本罪。妨害公务罪的客体是正常公务活动,行为包括暴力、威胁方法阻碍职务执行,造成严重后果。行为人只要符合四种情形之一,即可构成本罪。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方面为故意。妨害公务罪的行为主要有四种,但实际情况可能更复杂。
法律分析
一、妨害公务罪如何处理
妨碍执行公务的,如果同时符合了规定的定罪标准,则是可以认定构成妨害公务罪的。
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故意阻碍机关、机关依法执行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二、妨害公务罪怎么认定?
妨害公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职务,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或者故意阻碍机关、机关依法执行工作任务,虽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但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1、本罪侵犯的客体: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红十字会等正常的公务活动;
2、本罪的客观方面: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机关、机关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主要有四种情形:
(1)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
(2)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
(3)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
(4)故意阻碍机关、机关依法执行工作任务,虽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但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行为人只要具有前述四种情形之一的行为,即可构成本罪。本罪中的暴力,是指对人身实行打击或强制,如捆绑、殴打、轻伤害等,但不包括重伤、杀害在内。如果因行为人使用暴力造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重伤、死亡,则又触犯了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应依想像竞合犯的处罚原则,从一重罪处罚;
3、本罪的犯罪主体:本罪的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4、本罪的主观方面: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
法律中规定可以构成妨害公务罪的行为主要有四种,而实际
结语
根据《刑法》相关规定,妨害公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机关、机关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该罪行涉及到阻碍正常的公务活动,对社会秩序和造成严重威胁。作为一项严重的违法行为,妨害公务罪将依法受到相应的处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罚金等。在处理此类案件时,应综合考虑行为人的动机、手段和后果等因素,确保公正、公平地维护社会秩序和法律权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一节 扰乱公共秩序罪 第二百九十二条 聚众斗殴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多次聚众斗殴的;
(二)聚众斗殴人数多,规模大,社会影响恶劣的;
(三)在公共场所或者交通要道聚众斗殴,造成社会秩序严重混乱的;
(四)持械聚众斗殴的。
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一节 扰乱公共秩序罪 第二百九十五条 传授犯罪方法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二章 犯罪 第三节 共同犯罪 第二十九条 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