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卖合同纠纷案件的管辖可根据书面协议或法律规定确定。若有书面协议,按协议确定管辖;若无协议或协议无效,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管辖。合同履行地约定需考虑实际履行情况,未实际履行应以被告住所地管辖,实际履行需根据书面变更约定或原合同确定履行地。
法律分析
可以约定管辖。但是需要根据法律规定约定。
根据法理精神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下文简称《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司法实践,可以按照以下顺序来确定买卖合同纠纷案件的管辖。
二、首先要明确买卖合同双方是否有选择管辖的书面协议
若有选择管辖的书面协议,且符合《民事诉讼法》第34条的规定,则以该协议确定管辖。
三、若买卖合同双方没有选择管辖的协议,或选择管辖的协议无效,则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3的规定,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管辖。
(一)若合同双方没有关于合同履行地或交货地的明确约定,只能由被告住所地人民管辖;
(二)若买卖合同双方有明确的合同履行地或交货地的约定,则应该区分合同是否实际履行:
1.合同未实际履行的,如果当事人双方住所地都不在合同约定的履行地的,应由被告住所地人民管辖;
2.合同实际履行的,当事人实际履行中以书面方式或双方当事人一致认可的其他方式变更约定的,以变更后的约定确定合同履行地。当事人未以上述方式变更原约定,或者变更原合同而未涉及履行地问题的,仍以原合同的约定确定履行地。
拓展延伸
合同中的争议解决方式及管辖约定
合同中的争议解决方式及管辖约定是指在合同中明确规定当合同发生争议时,双方将如何解决争议以及哪个具有管辖权。这一约定对于确保合同的有效执行和争议的公正解决至关重要。合同中的争议解决方式可以包括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方式,而管辖约定则规定了哪个特定将负责审理相关争议。合同中明确约定争议解决方式及管辖可以为合同双方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减少争议的发生,保护各方的权益。因此,在合同签订时,双方应认真考虑并明确规定合同中的争议解决方式及管辖约定,以确保合同的有效履行和争议的公正解决。
结语
根据法律规定,买卖合同纠纷案件的管辖可以根据以下顺序确定:首先要明确是否有选择管辖的书面协议,若有则以该协议确定管辖;其次,若没有选择管辖协议或协议无效,则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管辖。对于合同履行地的约定,如果双方没有明确约定,则以被告住所地人民管辖;若有明确约定且合同未实际履行,则仍以被告住所地人民管辖;若合同实际履行并变更约定,则以变更后的约定确定合同履行地。合同中的争议解决方式及管辖约定对于确保合同有效执行和争议公正解决至关重要。双方应在签订合同时认真考虑并明确规定,以确保合同的有效履行和争议的公正解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二章 管辖 第二节 地域管辖 第三十 有管辖权的人民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辖权的,由上级人民指定管辖。
人民之间因管辖权发生争议,由争议双方协商解决;协商解决不了的,报请它们的共同上级人民指定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二章 管辖 第二节 地域管辖 第三十四条 下列案件,由本条规定的人民专属管辖:
(一)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管辖;
(二)因港口作业中发生纠纷提起的诉讼,由港口所在地人民管辖;
(三)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者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二章 管辖 第一节 级别管辖 第十九条 中级人民管辖下列第一审民事案件:
(一)重大涉外案件;
(二)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三)最高人民确定由中级人民管辖的案件。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