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绑架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定罪与处罚
2024-06-24 23:41:43 责编:小OO
文档


中国对绑架罪的处罚标准及绑架罪的立案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39条,绑架罪包括勒索财物绑架、人质绑架和偷盗婴幼儿。犯罪者可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立案标准为实施上述行为之一。

法律分析

一、中国对绑架罪的处罚标准

1、中国对绑架罪的处罚标准:犯绑架罪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有法定加重处罚情节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三十九条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犯前款罪,杀害被绑架人的,或者故意伤害被绑架人,致人重伤、死亡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二、绑架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绑架罪,是指利用被绑架人的近亲或者其他人对被绑架人安危的忧虑,以勒索财物或满足其他不法要求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方法劫持或以实力控制他人的行为。

根据刑法第239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案:

1、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

2、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

3、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绑架罪是行为犯,行为人只要实施了上述三种情形之一的行为,就应当立案侦查。

拓展延伸

中国绑架罪的法律制裁与国际合作

中国绑架罪的法律制裁与国际合作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国家,在打击绑架犯罪方面采取了严厉的法律制裁措施。根据中国刑法,绑架罪被视为严重犯罪,犯罪分子将面临严厉的刑罚,甚至可能被判处死刑。此外,中国还与国际社会积极开展合作,共同打击绑架犯罪。中国参与了国际刑警组织(Interpol)等国际组织,加强了情报共享和协作机制,以便更有效地追踪、逮捕和起诉绑架犯罪分子。中国的法律制裁和国际合作相结合,为绑架犯罪的打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维护了社会的安全和公正。

结语

中国对绑架罪的处罚标准严厉,犯罪分子将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死刑的刑罚,同时还可能被处罚金或没收财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39条的规定,绑架罪的立案标准包括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绑架他人作为人质以及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中国不仅在国内加强打击绑架犯罪,还积极与国际社会合作,加强情报共享和协作机制,以共同打击绑架犯罪。中国的法律制裁和国际合作相结合,为绑架犯罪的打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维护了社会的安全和公正。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四十二条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聚众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的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其他参与者使用暴力、威胁方法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四十九条 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示威法(2009修正):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九条 举行集会、、示威,有犯罪行为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携带武器、管制刀具或者爆炸物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未依照本法规定申请或者申请未获许可,或者未按照主管机关许可的起止时间、地点、路线进行,又拒不服从解散命令,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对集会、、示威的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包围、冲击国家机关,致使国家机关的公务活动或者国事活动不能正常进行的,对集会、、示威的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占领公共场所、拦截车辆行人或者聚众堵塞交通,严重破坏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的,对集会、、示威的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