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劳动纠纷的防范:
1.有关部门和用人单位通过不同形式的安全教育,使劳动者遵守法规,学会掌握安全生产方面的知识和操作方法,增强事故的预防和处理能力。
2.机关、企业单位组织制定有关规章、制度和措施,制定有关安全规程,规范安全标准。
3.严格执行作息制度,避免疲劳过度地工作。
4.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所污染进行治理。
一、怎样杜绝或减少工伤
1、教育培训
有关部门和用人单位通过不同形式的安全教育,使劳动者遵守法规,学会掌握安全生产方面的知识和操作方法,增强事故的预防和处理能力。对从事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做到“持证上岗”,保证安全生产。
2、管理监督
由机关、企业单位组织制定有关规章、制度和措施,制定有关安全规程,规范安全标准,求其共同遵守,提高管理水平,加大监管力度,常检查、早发现、早治理。
3、安全操作规程
有关部门和用人单位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对不同的岗位应专人专岗。
4、工程技术措施
对设备、设施、工艺、操作等,从职业安全卫生角度进行计划、设计、检查和定期保养的措施。
5、严格执行作息制度,避免疲劳过度地工作。
6、环境保护
生产场所的环境,往往被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所污染,如粉尘、毒物、噪音、辐射等。劳动者在此环境下工作,其健康就有可能受到损害,所以,必须采取措施,治理上述危害,以保证劳动者的健康。
7、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
工伤事故的发生除了有许多“不可抗拒的”“难以预测的”情形外,还有大量的工伤事故是属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工作条件对人的影响造成的。为了避免或减少工伤事故发生,我们要高度重视预防工作,早期介入管理和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将事故消灭的萌芽状态,切实做好预防工作事故的发生。
8、经济措施,通过实行工伤保险差别费率和浮动费率办法,建立一种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的内部控制机制。
二、本人的安全生产责任是什么
1、自觉遵守安全生产相关法规、规章制度,不“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并制止他人违章。认真学好安全操作规程,做到遵章守纪。2、接受安全管理人员的指导、检查,服从安全生产调度。3、在作业中,发现可能发生事故的隐患或情况,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并采取措施排除隐患,待隐患消除后,经确认无误后方可作业。发现火警、险情必须立即处理,并及时向有关领导及时报告。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5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提起诉讼。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