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应该如何解释工伤认定行政诉讼
2024-06-24 23:43:43 责编:小OO
文档


一是增强企业职工维权意识。劳动者在进入企业务工时必须想尽一切办法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防患于未然。除此之外,劳动者也要注意收集能够证明自己与企业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比如报名登记表、工作证、考勤记录、工资支付凭证、工友证言等。二是树立用工单位风险意识。一些用人单位尤其是私营企业风险意识不强,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片面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不给职工缴纳工伤保险或者只给部分职工缴纳工伤保险,发生职工伤亡事件后往往以各种理由规避责任。因此企业要积极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通过工伤保险的渠道化解风险。三是加大劳动保障部门的监督力度。劳动保障机关对辖区企业参加各项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用等情况要加强监督和检查,特别是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及时纠正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问题,有效预防和减少违法案件的发生。四是加大司法保护弱者的力度。在事实认定和证据采信方面,要从案件背景、劳工双方的现实处境等角度,对各方提供的证据进行筛选、甄别,使法律事实更接近客观真实。对法律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情形要从宽适用,对法律规定排除认定为工伤的情形要从严掌握。同时对工伤认定案件要快审快结,抑止用工单位恶意拖延诉讼的意图。五是简化现行的工伤处理程序。现行的工伤认定制度环节较多,既加重了受害者的维权成本,又浪费了行政和司法资源。在工伤保险条例修改时,应简化工伤行政认定、复议和诉讼程序,减少当事人的诉累。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