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行政许可分为哪几种,行政许可可以由谁来设定
2024-06-25 10:15:35 责编:小OO
文档


行政许可制度是现代市场经济中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通过行政许可,可以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行为进行规范和控制,保障公共利益和社会安全。行政许可分为五类:普通许可是由行政机关确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是否具备从事特定活动条件的许可;特许是由行政机关代表国家向被许可人授予某种权利、被许可人可以从事特定行为的许可;认可是由行政机关对申请人是否具备特定技能进行认定的许可;核准是行政机关对某些事项是否达

法律分析

在实践中,行政许可可以通过申请或考试来获得。那么,行政许可可以分为哪几种?行政许可由谁来设定呢?阅读完以下内容,一定会对您有所帮助的。

一、行政许可分为哪几种

我国行政许可法对行政许可的分类:

1、普通许可。是由行政机关确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是否具备从事特定活动条件的许可。普通许可的功能主要是防止危险、保障安全。

2、特许。是由行政机关代表国家向被许可人授予某种权利、被许可人可以从事特定行为的许可。特许的功能主要是分配稀缺资源。

3、认可。认可是行政机关对申请人是否具备特定技能进行认定的许可。认可的主要功能是提高从业水平或者技能、信誉等。

4、核准。是行政机关对某些事项是否达到特定技术标准或者经济技术规范的判断、确定。它的功能主要是防止危险、保障安全。

5、登记。是由行政机关确立个人、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特定主体资格。它的功能主要是确立申请人的市场主体资格,以向公众提供证明或者信誉、信息。

二、行政许可可以由谁来设定

1、全国制定的法律可以设定行政许可;法律没有设定许可时,行规也可以设定行政许可;

2、必要时,可以采用发布决定的方式设定行政许可。(实施后,除临时性行政许可事项外,应当及时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或者自行制定行规)

3、尚未制定法律、行规的,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

4、尚未制定法律、行规和地方性法规的,因行政管理的需要,确需立即实施行政许可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章可以设定临时性的行政许可。(临时性的行政许可实施满一年需要继续实施的,应当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

5、需要注意的是:地方性法规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规章,不得设定应当由国家统一确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资格、资质的行政许可;不得设定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设立登记及其前置性行政许可。其设定的行政许可,不得其他地区的个人或者企业到本地区从事生产经营和提供服务,不得其他地区的商品进入本地区市场。

三、哪些事项可以不设定行政许可?

《行政许可法》第十三条规定:本法第十二条通过下列方式能够予以解决的,可以不设定行政许可:(一)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的;(二)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三)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能够自主管理的;(四)行政机关采用事后监督等其他行政管理能够解决的。就不要通过设定行政许可来解决。这是对不设定行政许可事项的规定,是对本法第十二条的补充。这样规定可以防止行政权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自治权领域的渗透。具体如下:

1、关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的事项,可以不要设定行政许可

从法理上讲,凡是法律不禁止的,就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权利。所以,自主决定的事项一般理解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无须行政机关干涉而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处理且不会危及他人或社会公众利益的事情。

2、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事项,可以不要设定行政许可

市场经济下,对经济的调节有两种方式,一是市场竞争调节,二是调节。调节是在市场调节失灵的或市场调节滞后情况下的行政干预,对一些经济生活实施行政许可制度。但在市场竞争可以有效调节时,行政干预就要退出。因此,凡是通过市场竞争、价值规律等市场机制能够解决的事项,均应交由市场决定,无需设定行政许可。

3、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能够自行管理的事项,可以不设定行政许可

行业组织是指,由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自愿的基础上组成的一种民间非营利性社会团体,包括经济领域的行业协会。行业组织或者中介组织机构也是联系市场主体和的桥梁。它具有自律性、服务性、公正性,能充分反映市场主体利益和要求等特点。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逐渐兴起。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和规范,可以承担起一部分社会管理职能,以减轻行政管理的压力,实现职能的转变。发挥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的作用,淡化行政色彩,改革和完善其自律机制,将有助于发展经济。因此,对这类事项,可以不设定行政许可实施管理。这里体现了与社会的关系中社会自律优先的原则。

4、行政机关采用事后监督等其他行政管理方式能够解决的的事项,可以不设定行政许可

行政管理方式多种多样,行政许可只是众多行政管理手段中的一种,属于事前监管方式。除行政许可这种事前监管方式,还有备案、制定标准、处罚等其他管理方式。通过其他方式可以解决问题,可以达到与行政许可相同作用和效果的,要采用其他管理方式,不要设定行政许可。这里体现了在事前监督与事后监督的关系中事后监督优先的原则。

拓展延伸

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那么,行政许可由谁设定呢?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行政许可由法律设定。这意味着,只有法律才能授权行政机关对特定行为进行许可。如果法律没有授权行政机关对特定行为进行许可,那么行政机关就无权进行许可。因此,行政许可的设定权在于法律。

结语

行政许可可以根据不同的功能分为普通许可、特许、认可和核准。其中,普通许可是由行政机关确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是否具备从事特定活动条件的许可,主要功能是防止危险、保障安全;特许是由行政机关代表国家向被许可人授予某种权利、被许可人可以从事特定行为的许可,主要功能是分配稀缺资源;认可是由行政机关对申请人是否具备特定技能进行认定的许可,主要功能是提高从业水平或者技能、信誉等;核准是行政机关对某些事项是否达到特定技术标准或者经济技术规范的判断、确定,主要功能是防止危险、保障安全。行政许可可以由全国制定的法律设定,也可以由行规设定,必要时也可以采用发布决定的方式设定行政许可。此外,尚未制定法律、行规和地方性法规的,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尚未制定法律、行规和地方性法规的,因行政管理的需要,确需立即实施行政许可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章可以设定临时性的行政许可。不过,地方性法规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规章不得设定应当由国家统一确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资格、资质的行政许可,也不得设定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设立登记及其前置性行政许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19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三条 行政许可的设定和实施,适用本法。

有关行政机关对其他机关或者对其直接管理的事业单位的人事、财务、外事等事项的审批,不适用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19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行政许可的设定和实施,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根据,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19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四条 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