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老年益保障法的规定,一个子女不赡养老人属于赡养纠纷,不构成遗弃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明确规定,遗弃罪适用于拒绝扶养年老、年幼、患病或无生活能力的人且情节恶劣的情况。根据我国民法典,具有法律上的扶养义务的人包括夫妻、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对父母、养父母与养子女、继父母与继子女以及祖父母、外祖父母与孙子女等。因此,不赡养老人不构成遗弃罪。
法律分析
依据我国老年益保障法的规定,其中一个子女不赡养老人的,是属于赡养的纠纷,并不属于遗弃罪的情形,所以是不会构成遗弃罪的。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一条【遗弃罪】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老年益保障法》
第七十六条干涉老年人婚姻自由,对老年人负有赡养义务、扶养义务而拒绝赡养、扶养,虐待老年人或者对老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的,由有关单位给予批评教育;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遗弃罪的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必须是对被遗弃者负有法律上的扶养义务而且具有抚养能力的人。只有具备这种条件的人,才可能成为本罪的主体。如果在法律上不负有扶养义务,互相间不存在扶养关系,也就不发生遗弃的问题。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法律上的扶养义务是:夫妻有互相扶养的义务;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父母对子女仍有抚养相教育的义务;养父母与养子女、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均与生父母与其子女之间的抚养、赡养义务相同,但是养子女和生父母间的权利和义务,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其生父母应负担子女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者全部,直到子女能生活为止;祖父母、外祖父母,对于父母已经死亡的未成年的孙子女、外孙子女,有抚养的义务;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子女已经死亡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赡养的义务;兄姐对于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无力扶养的未成年弟、妹,有扶养的义务。
结语
根据我国老年益保障法的规定,子女不赡养老人属于赡养纠纷,不构成遗弃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遗弃罪是指对于没有生活能力的人,拒绝扶养且情节恶劣的行为。而根据《老年益保障法》第七十六条,干涉老年人婚姻自由、拒绝赡养扶养、虐待老年人或实施家庭暴力的行为会受到相应的处罚。因此,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不赡养老人不构成遗弃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十条 各级和有关部门对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和敬老、养老、助老成绩显著的组织、家庭或者个人,对参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老年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七章 参与社会发展 第六十六条 国家和社会应当重视、珍惜老年人的知识、技能、经验和优良品德,发挥老年人的专长和作用,保障老年人参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九条 国家支持老龄科学研究,建立老年人状况统计调查和发布制度。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