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不履行缺席判决的处理方法及后果。原告可申请强制执行,且被告不履行判决严重构成拒不执行罪,可能面临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缺席判决具有同等法律效力,需采取合法方式向缺席方宣告判决,如无法送达可通过公告方式,公告期满后判决生效,可强制执行。
法律分析
一、缺席判决后被告不履行怎么办
1、缺席判决后,被告不履行的,原告方可以申请强制执行,且缺席判决后,被告不履行,情节严重的,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一十三条
对人民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二、缺席判决的后果有哪些
1、通常情况下,当事人为了避免遭受不利于自己的诉讼后果,都会于言词辩论之日到庭并进行辩论。但由于民事诉讼具有私法的性质,当事人对自己的权利具有处分权,而且,实践中经常存在一些阻碍当事人到庭的因素,所以当事人不能到庭的情形实属难免。
2、缺席判决与对席判决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对于缺席判决,人民同样应当依照法定的方式和程序,向缺席的一方当事人宣告判决及送达判决书。如缺席的当事人下落不明又无代收人,或用其他方式也无法送达的,则可以在的公告栏、受送达人原住所地张贴公告,也可以在报纸上刊登公告。公告自发出之日起,经过60日,即视为送达。如不服本判决,当事人可在公告期满之日起15日内向递交上诉状及副本,逾期判决即发生法律效力,可强制执行。
结语
被告不履行缺席判决时,原告可向申请强制执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被告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情节严重者可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情节特别严重者可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缺席判决与对席判决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会通过公告等方式宣告判决并送达当事人。如不服判决,当事人可在公告期满后15日内提起上诉。逾期判决即生效,可强制执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七章 审理和判决 第五节 审判监督程序 第九十条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确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申请再审,但判决、裁定不停止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八章 公示催告程序 第二百二十 利害关系人应当在公示催告期间向人民申报。
人民收到利害关系人的申报后,应当裁定终结公示催告程序,并通知申请人和支付人。
申请人或者申报人可以向人民起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五章 审判监督程序 第二百五十二条 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或者人民提出申诉,但是不能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