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纪处分是是否能继续担任村支书的关键因素,没有党纪处分则可以继续担任。醉酒驾驶机动车将受到吊销驾驶证、刑事责任追究,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
法律分析
是否能继续担任村支书,还要看是否受到党纪处分,如果没有党纪处分,就能继续担任。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拓展延伸
村支书醉驾事件:法律责任与职务变动的关系
村支书醉驾事件涉及到法律责任和职务变动之间的紧密关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醉驾是一种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不仅危害公共安全,也违反了职业道德和职务责任。对于村支书这样的公职人员来说,醉驾行为更加严重,因为他们代表着村级政权,应该以身作则,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从法律角度来看,醉驾行为可能导致村支书面临刑事责任和行政处罚。根据刑法相关规定,醉驾可能涉及危险驾驶罪、交通肇事罪等,如果定罪成立,将面临刑罚和吊销驾驶证的处罚。同时,交通管理部门也会对其进行行政处罚,如罚款、暂扣驾驶证等。
职务变动方面,醉驾行为严重违背了村支书的职业操守和道德准则,也可能破坏了其在村民中的形象和信任度。根据相关规定,村支书的任职资格需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廉洁从政记录。如果村支书因醉驾行为受到刑事定罪或行政处罚,可能会面临职务变动,如被免职、降职或调离岗位等。
综上所述,村支书醉驾事件对其法律责任和职务变动有着密切关系。法律责任的承担可能导致职务变动,而职务变动也是对其醉驾行为的一种反应和处罚。这一事件的发生提醒了公职人员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注重道德修养,以身作则,为社会树立良好榜样。
结语
醉驾是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对于村支书这样的公职人员来说,更是违反了职业道德和职务责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醉驾可能导致村支书面临刑事责任和行政处罚,同时也可能引发职务变动。这一事件提醒了公职人员要守法、遵纪,以身作则,为社会树立良好榜样。
法律依据
《中国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第二十四条,加强农村基层干伍作风建设。坚持实事求是,不准虚假浮夸;坚持依法办事,不准违法乱纪;坚持艰苦奋斗,不准奢侈浪费;坚持说服教育,不准强迫命令;坚持廉洁奉公,不准以权谋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严格农村基层干部管理监督,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行为,严厉整治群众身边问题。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