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侵占是指公司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将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根据刑法规定,数额在30万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职务侵占罪与侵占罪的区别在于主体、主观和客观方面的表现,以及所侵犯的对象和客体。职务侵占属于刑事案件,需要告诉才能处理。
法律分析
一、职务侵占30万会判多久
数额在10万元以上就应该认定为数额巨大了,30万的数额一般在三年以上有期徒刑。
《刑法》
第二百七十一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职务侵占罪和侵占罪的界限是怎样的
1、前者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且非国家工作人员,为特殊主体;而后者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2、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明知是单位的财物而决意采取侵吞、窃取、欺诈等手段非法占为己有;而后罪的主观内容则明知是他人的代为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埋藏物而决意占为己有,拒不交还。
3、前者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之便将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即化公为私。但行为人必须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采取的是侵吞、窃取、骗取等手段,但财物是否先已为其持有则不影响本罪成立;而后者则必先正当、善意、合法地持有了他人的财物,再利用各种手段占为己有且拒不交还,行为不必要求利用职务之便。
4、前者所侵犯的对象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物,其中既有国有的,也有集体的,还有个人的:后罪所侵犯的仅仅是他人的3种特定物,即系为自己保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他人仅是指个人,而不包括单位。
5、前者所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而后罪所侵犯的仅是他人财物的所有权。
6、前者不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而后者则只有告诉的才处理。
职务侵占就是公司的人员利用职务实施犯罪,从而让公司的利益受到严重的损失,只要所侵占的数额达到国家所规定的标准,那么就可以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一般在处罚时就会按犯罪的结果来进行判定,轻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重者是可以按无期徒刑来进行判决的。
结语
职务侵占犯罪严重损害了公司利益,根据《刑法》规定,数额在30万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一般会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职务侵占罪与侵占罪有所区别,前者适用于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工作人员,后者适用于一般自然人。在主观和客观方面也存在差异,职务侵占要求利用职务便利将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而侵占罪则是占有他人财物且拒不交还。职务侵占的对象是单位财物,而侵占罪则是个人财物。根据犯罪结果,轻者可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重者可判无期徒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八章 贪污贿赂罪 第三百八十六条 对犯受贿罪的,根据受贿所得数额及情节,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处罚。索贿的从重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三节 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 第一百六十四条 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为谋取不正当商业利益,给予外国公职人员或者国际公共组织以财物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八章 贪污贿赂罪 第三百九十二条 向国家工作人员介绍贿赂,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介绍贿赂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介绍贿赂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