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外访催收合法吗?
2024-06-15 00:30:48 责编:小OO
文档


法律分析:外访催收是否合法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只要不是暴力催收,那么上门催收是合法的。上门催收是在维护债权人自己的基本权益,机关无权介入。催收借款也是为了防止诉讼时效的终止,从而丧失胜诉权。

合法:就是指人们的符合法律要求的行为。

合法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去理解。

广义的合法,即法治意义上的合法行为,指不为法律所禁止的一切行为。实际上就是法律宽容的、不加追究的行为。常言道,“凡法律不禁止即为允许”,“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上升为一项法治原则,在刑法中就是“罪刑法定”。从这个意义上说,只要不是违法行为,就是合法行为。广义的合法行为包括狭义的合法行为和非法律行为(中性行为)。从法治角度划分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其意义在于:最大限度地保障民主、自由,防止,防止滥用权力。对于权力而言,法治原则就意味着“凡法律没有允许即为禁止”。

狭义的合法行为,即法律调整意义上的合法行为,指主体在自己意志支配下实施的,符合法律规范的,对社会有益或至少无害,从而受法律保护的行为。法理学中所称的合法行为一般是指狭义的合法行为。它具有下列特征:

1、从法律评价角度看,它是法律上有意义的行为,即处于法律调整范围内的行为。这使它与非法律行为相区别。

2、从行为的法律性质看,它是合乎法律规范要求的行为,表现为对规范中指引的行为模式的遵守。

3、从行为后果看,它通常产生满足社会需求的结果,因而是有益于社会或至少是无害于社会的行为。

4、从国家意志的角度看,它是国家所要求、希望或允许的行为,法律设有相对应的义务以保障它的实现。

5、从法律后果看,它引起肯定性法律后果,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行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二条 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