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逾期外访是否会成为现实?
2024-06-15 00:26:24 责编:小OO
文档


逾期外访人员真的会来吗?一般逾期不会上门催收,除非恶意逾期且欠款金额较大。信用卡欠款利息收取不得超过24%。停息挂账需要提供经济能力证明,且需有还款意愿,银行决定是否办理。自身能力有限时可尽力还款,避免被认定为恶意透支。

法律分析

一、逾期外访人员真的会来吗

一般逾期不会上门催收,正规催收单位不会上门,短信、电话提醒。

如果是在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出现了贷款逾期,那么一般是不会被上门催收的。从过往的情况来看,只有存在恶意逾期行为的人才会被上门催收,欠款金额一般要在万元以上。对于拖欠金额比较大的朋友来说,还有可能收到的诉讼通知书。

如果是小额贷款公司,可能不会上门。因为小额贷款公司的催收体系不完整,上门催收成本高,所以对借款人进行上门催收的并不多,尤其是通过网络放款的那一种。一般来说,网络小贷公司的催收门槛要在5000元以上,实体小贷公司的催收门槛要在2000元以上。

高利贷、套路贷可能会上门。因为高利贷、套路贷都是为了坑借款人的,所以也不存在上门催收门槛一说。一般来说,当借款人逾期后,高利贷、套路贷马上就会对借款人进行恐吓、威胁,并直接上门。

二、信用卡欠太多利息怎么收的

最高年利率不得超过24%。

1、金融借款合同的借款人以贷款人同时主张的利息、复利、罚息、违约金和其他费用过高,显著背离实际损失为由,请求对总计超过年利率24%的部分予以调减的,应予支持,以有效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

2、司法实践中,银行信用卡逾期,银行不仅主张逾期本金,还会主张利息、罚息、违约金、账单分期手续费、取现手续费等各项费用。若信用卡中心主张的利息的利率及违约金的利率有叠加,叠加之后明显高于最高年利率的,可以提出调低逾期利率的要求。

三、信用卡没还钱,停息挂账要具备什么条件

1、确实是经济能力有限导致不能还款,但不是靠口头说说,银行都是要看证据的,所以需要提供工作收入、名下财产、当前负债率等资料来证明当前的经济能力。银行拿到证据后会进行核实,然后酌情考虑。

2、信用卡还不上一定不能躲避催收,要是通过失联、更换号码等让银行联系不上,被银行起诉后再来协商停息挂账,这种情况是可能不行的。

3、停息挂账是建立在有还款意愿的前提下,虽然可能确实不能全部还清欠款,但是逾期后一直有还款,这种做法也是会得到银行认可的。

当然,满足这三个条件也不一定能就能成功办理停息挂账,主要还是看银行。不过,就算银行不给办理停息挂账,但是自身能力有限,也还是要尽最大努力去还款,比如可以自己强制按照停息挂账60期把欠款分期还款,这么做可以避免被认定为恶意透支追究刑事责任。

结语

逾期外访人员一般不会上门催收,正规催收单位会通过短信、电话提醒。大型金融机构的贷款逾期一般也不会被上门催收,而恶意逾期行为可能会受到上门催收或诉讼的影响。小额贷款公司可能不会上门催收,而高利贷、套路贷可能会上门催收。信用卡欠款的利息最高年利率不得超过24%。对于过高的利息、罚息等费用,借款人可以请求调减。停息挂账需要提供经济能力有限的证据,并确保有还款意愿,但银行是否同意办理停息挂账还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无论如何,借款人应尽最大努力还款,以避免恶意透支的法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四章 监察权限 第三十四条 人民、人民、机关、审计机关等国家机关在工作中发现公职人员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的问题线索,应当移送监察机关,由监察机关依法调查处置。

被调查人既涉嫌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又涉嫌其他违法犯罪的,一般应当由监察机关为主调查,其他机关予以协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五章 监察程序 第四十二条 调查人员应当严格执行调查方案,不得随意扩大调查范围、变更调查对象和事项。

对调查过程中的重要事项,应当集体研究后按程序请示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三章 回避 第三十条 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不得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请客送礼,不得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

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违反前款规定的,应当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