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侵占罪量刑标准及立案追诉规定:职务侵占犯罪不可罚金,但可没收财产。数额较大者可判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数额巨大者可判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没收财产。国有单位人员及委派人员有此行为者另有规定。根据规定,数额在五千元至一万元以上者应予立案追诉。
法律分析
职务侵占犯罪的量刑中是没有罚金处罚的,因此也就不能对犯罪分子判处罚金,但可以判处没收财产。
关于职务侵占罪量刑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最高人民关于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八十四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在五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拓展延伸
职务侵占罪的法定刑和量刑标准是怎样确定的?
职务侵占罪的法定刑和量刑标准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来确定的。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规定,职务侵占罪是指在担任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或者其他组织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公私财物的行为。法定刑是指法律规定的最低刑罚和最高刑罚的范围,具体刑罚的确定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犯罪的性质、情节、侵占数额等。量刑标准是指在法定刑范围内,根据具体案件的情况,考虑犯罪的主观恶性、客观危害程度、社会危害性、犯罪分子的悔罪表现等因素进行量刑决定。在判决时会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依法判决合适的刑罚。
结语
职务侵占犯罪的量刑中不包括罚金,但可以判处没收财产。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本单位财物,数额较大的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数额巨大的可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可并处没收财产。对于国有单位人员以及委派到非国有单位的人员,也有相应的定罪处罚规定。此外,根据最高人民的规定,数额在五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职务侵占行为应予立案追诉。在判决时,会综合考虑犯罪的性质、情节、侵占数额等因素,依法判决适当的刑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三节 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 第一百六十三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两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五条、第三百八十六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九章 渎职罪 第四百零三条 国家有关主管部门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滥用职权,对不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公司设立、登记申请或者股票、债券发行、上市申请,予以批准或者登记,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上级部门强令登记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施前款行为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六条 价格工作人员泄露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以及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索贿受贿,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
下载本文